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富刚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84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前端与盒盖下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盒体下端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电源件连接;所述盒体上端设有输液管放置槽;所述盒体右侧设有通槽;所述输液管放置槽呈螺线轨迹,所述输液管放置槽的入口端位于通槽的内侧,其出口端位于盒体左侧,所述输液管放置槽的上侧设有挡片;所述盒体后侧设有卡件,所述盒盖上侧设有卡扣,所述盒体左侧设有两条第一绑带,所述盒体右侧设有两条第二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儿童输液加热装置,能够给注射液进行预加热,且加热速度快且均匀,避免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且能避免针位移动,避免反复扎针。

An infusion heating devic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又叫做打点滴、挂水,是一种向静脉持续稳定地输入100ml以上注射液,向人体补充体液或者电解质、营养物质、药物等。在我国,输液作为一种普通治疗手段,使用及其广泛。但是在冬天,环境温度低,病人在输液的时候,由于注射液与体液的温度差,容易造成人体不适。儿童病人,相对成人病人免疫力差,低温度注射液的输液更容易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且更容易引起因风寒所造成的病情反复。另外儿童病人在输液的时候好动,容易造成针位移动,从而需要反复扎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能够给注射液进行预加热,且加热速度快且均匀,避免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且能避免针位移动,避免反复扎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前端与盒盖下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盒体下端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电源件连接;所述盒体上端设有输液管放置槽;所述盒体右侧设有通槽;所述输液管放置槽呈螺线轨迹,所述输液管放置槽的入口端位于通槽的内侧,其出口端位于盒体左侧,所述输液管放置槽的上侧设有挡片;所述盒体后侧设有卡件,所述盒盖上侧设有卡扣,所述盒体左侧设有两条第一绑带,所述盒体右侧设有两条第二绑带。前述的儿童输液加热装置,所述支撑架均匀排布在盒体上,所述输液管放置槽的尺寸与输液管尺寸匹配。前述的儿童输液加热装置,所述挡片位置设置在盒体对角线上。前述的儿童输液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绑带上侧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绑带下侧设有魔术贴毛面。前述的儿童输液加热装置,所述盒盖与盒体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保温层,所述盒盖与盒体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输液管卡在盒体上端的输液管放置槽内,盒体下端的加热件提供热量对输液管内的注射液进行预加热,将输液管放置槽设置成螺线轨迹,使得放置在内的输液管的注射液温度能够快速提升且均匀受热,避免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且盒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绑带、第二绑带,辅助固定儿童需要注射的手掌于盒盖上,避免因输液时儿童好动引起的针位移动,避免反复扎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盒体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盒体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魔术贴勾面、2-第一绑带、3-盒体、4-加热件、5-挡片、6-卡件、7-第二绑带、8-输液管放置槽、9-电源件、10-保温层、11-凹槽、12-盒盖、13-软垫、14-卡扣、15-出口端、16-入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包括盒体3,盒体3前端与盒盖12下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使得盒体3与盒盖12能够翻开或者合在一起;所述盒体3下端设有加热件4,所述加热件4与电源件9连接,电源件9为加热件4提供电源,加热件4将电能转化为热量,为盒体3上端提供热量,所述加热件4、电源件9采用现有技术元件;所述盒体3上端设有输液管放置槽8,可以将输液管放置在内;所述盒体3右侧设有通槽;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呈螺线轨迹,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入口端16位于通槽的内侧,其出口端15位于盒体3左侧,输液管加热起始端可以通过通槽处移到入口端16,然后输液管顺着螺线轨迹安放在输液管放置槽8内,最后从盒体3左侧的出口端15出来,操作方便,且集中将一长段的输液管集中进行加热,使得输液管的注射液温度能够快速提升且均匀受热,避免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上侧设有挡片5,能够稳定固定输液管,防止输液管移位;所述盒体3后侧设有卡件6,所述盒盖12上侧设有卡扣14,通过卡件6与卡扣14配合将盒体3与盒盖12合在一起后进行固定;所述盒体3左侧设有两条第一绑带2,所述盒体3右侧设有两条第二绑带7,当输液管放置在输液管放置槽8内后,将盒体3与盒盖12合上固定后,将插入注射针处理好的儿童手掌置于盒盖12上,然后将盒体3左侧的两条第一绑带2分别与右侧的两条第二绑带7进行固定连接,辅助固定儿童需要注射的手掌于盒盖12上,使得儿童手掌不便于活动,避免因输液时儿童好动引起的针位移动,避免反复扎针。所述支撑架均匀排布在盒体上,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尺寸与输液管尺寸匹配,使得输液管能够全部放置到输液管放置槽8内,避免压迫输液管,减缓输液速度;也避免因输液管放置槽8尺寸过大,造成输液管不能与输液管放置槽8内壁贴近,提高热能损耗。所述挡片5位置设置在盒体3对角线上,使得输液管能够更好地固定在输液管放置槽8内。所述第一绑带2上侧设有魔术贴勾面1,所述第二绑带7下侧设有魔术贴毛面,使得第一绑带2与第二绑带7能够通过粘连方式进行连接,便于操作。所述盒盖12与盒体3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保温层10,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所述盒盖12与盒体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软垫13,使放在盒盖12上的手更加舒适。工作原理:通过对一段输液管安放在螺线轨迹的输液管放置槽内进行集中加热,使得放置在内的输液管的注射液温度能够快速提升且均匀受热,避免引起儿童病人身体不适;通过盒体左右两侧的第一绑带、第二绑带,辅助固定儿童需要注射的手掌于盒盖上,使得儿童手掌不便于活动,避免因输液时儿童好动引起的针位移动,避免反复扎针;输液管放置槽的尺寸与输液管尺寸匹配,使得输液管能够全部放置到输液管放置槽内,避免压迫输液管,减缓输液速度;也避免因输液管放置槽尺寸过大,造成输液管不能与输液管放置槽内壁贴近,提高热能损耗;将挡片位置设置在盒体对角线上,使得输液管在拐角处被固定住,使得输液管能够更好地固定在输液管放置槽内;在第一绑带上设置魔术贴勾面、第二绑带设置魔术贴毛面,使得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能够通过粘连方式进行连接,便于操作;盒盖与盒体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所述盒盖与盒体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软垫,使放在盒盖上的手更加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3),盒体(3)前端与盒盖(12)下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盒体(3)下端设有加热件(4),所述加热件(4)与电源件(9)连接;所述盒体(3)上端设有输液管放置槽(8);所述盒体(3)右侧设有通槽;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呈螺线轨迹,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入口端(16)位于通槽的内侧,其出口端(15)位于盒体(3)左侧,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上侧设有挡片(5);所述盒体(3)后侧设有卡件(6),所述盒盖(12)上侧设有卡扣(14),所述盒体(3)左侧设有两条第一绑带(2),所述盒体(3)右侧设有两条第二绑带(7);所述挡片(5)位置设置在盒体(3)对角线上;所述第一绑带(2)上侧设有魔术贴勾面(1),所述第二绑带(7)下侧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盒盖(12)与盒体(3)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保温层(10),所述盒盖(12)与盒体(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软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输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3),盒体(3)前端与盒盖(12)下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盒体(3)下端设有加热件(4),所述加热件(4)与电源件(9)连接;所述盒体(3)上端设有输液管放置槽(8);所述盒体(3)右侧设有通槽;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呈螺线轨迹,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入口端(16)位于通槽的内侧,其出口端(15)位于盒体(3)左侧,所述输液管放置槽(8)的上侧设有挡片(5);所述盒体(3)后侧设有卡件(6),所述盒盖(12)上侧设有卡扣(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刚李家信刘世兰
申请(专利权)人:陈富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