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6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包括杯盖、杯身、把手、圆形凸起、滤兜、上层过滤部、下层过滤部、圆形底板、侧板一、侧板二、沟槽、连接块、套环、球形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滤兜分为上层过滤部和下层过滤部,可以将不同的冲泡物分开放置,将上层过滤部和下层过滤部分为圆形底板、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和侧板二与圆形底板铰接,同时侧板一和侧板二通过相互之间设置的沟槽连接,上层过滤部和下层过滤部通过圆形底板和连接块上设置的螺纹连接,方便组合也方便拆卸,在杯身的外部固定有套环,套环上设置球形盲孔,把手设置在球形盲孔内,把手可以旋转,在杯子清洗晾晒后,可以将把手旋转用于支撑。

A cup for making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泡茶的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属于杯子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喝茶也已成为众多人的一种选择,目前市场上的茶杯大多都具有过滤功能的,但是有过滤功能的基本上也没有考虑将多种不同茶叶或浸泡物同时放入一个茶杯中所带来的不便,现在许多人都喜欢将多种不同茶叶或浸泡物同时放入一个茶杯中浸泡,从而获得更好的口感,在这些不同茶叶或浸泡物中有的在数次浸泡即失去原有的鲜味,需要将之更换新品,而有的可以浸泡多次依然保持原有的口感,更有部分是可以在浸泡后食用的(如红枣),原有的杯子显然不能将之区分开来浸泡;另外在杯子清洗之后,需要倒置沥干,但是杯口直接接触台面,一方面不方便沥干,另一方面也存在卫生隐患;其次有些杯子上携带的滤兜比较细长,在长时间承装茶叶后,滤兜的底部或者侧壁上会有茶渍,不容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普通的杯子的滤兜不方便将茶叶或者浸泡物分开盛放以及滤兜不方便清洗,同时杯子清洗后不方便晾晒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泡茶的杯子。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包括杯盖、杯身、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包括杯盖(2)、杯身(14)、把手(11),所述杯盖(2)与杯身(14)螺纹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与杯身(14)盖合的一侧上设置有圆形凸起(3),所述圆形凸起(3)上螺纹连接有滤兜(4),所述滤兜(4)包括上层过滤部(5)和下层过滤部(6),所述上层过滤部(5)和下层过滤部(6)均包括圆形底板(10)、侧板一(8)、侧板二(15),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均为弧形,且侧板一(8)和侧板二(15)的下端分别与圆形底板(10)铰接,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的侧边通过相互之间设置的沟槽卡合连接,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泡茶的杯子,包括杯盖(2)、杯身(14)、把手(11),所述杯盖(2)与杯身(14)螺纹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与杯身(14)盖合的一侧上设置有圆形凸起(3),所述圆形凸起(3)上螺纹连接有滤兜(4),所述滤兜(4)包括上层过滤部(5)和下层过滤部(6),所述上层过滤部(5)和下层过滤部(6)均包括圆形底板(10)、侧板一(8)、侧板二(15),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均为弧形,且侧板一(8)和侧板二(15)的下端分别与圆形底板(10)铰接,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的侧边通过相互之间设置的沟槽卡合连接,所述侧板一(8)和侧板二(15)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分别与侧板一(8)和侧板二(15)一体成型,且两个连接块(7)组合形成整圆,所述杯身(14)上设置有套环(16),所述套环(16)的侧边内部对称设置有球形盲孔,所述把手(11)的前端设置在球形盲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水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