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板及应用其的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2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适用于电力装置散热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冷板及应用其的电抗器,水冷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流道,所述流道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接头,所述流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流道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凹陷部从所述流道一端的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流道另一端的所述开口处,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均温热管,所述板体通过挤压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的水冷电抗器的水冷板散热效果较差以及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A water-cooled plate and its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板及应用其的电抗器
本技术属于电力装置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板及应用其的电抗器。
技术介绍
传统水冷电抗器的水冷板中冷却液流道的内壁为圆型,冷却液与板体的接触面积有限,无法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并且现有的水冷电抗器,其水冷板是由两个半块水冷板焊接而成,两个半块水冷板在焊接后形成冷却液流道,这种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板及应用其的电抗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水冷电抗器的水冷板散热效果较差以及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冷板,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流道,所述流道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接头,所述流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流道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凹陷部从所述流道一端的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流道另一端的所述开口处,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均温热管,所述板体通过挤压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为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为尖锐状。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流道内壁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具有两条。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表面开设有沿所述板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均温热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均温热管具有四个,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个板面各设置有两个所述均温热管。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电抗器,包括芯柱、设置在所述芯柱上方的上铁轭以及贴设在所述芯柱两侧的热管板,所述芯柱两侧的所述热管板的散热端均连接有水冷板,所述上铁轭固定在两个所述水冷板之间,所述水冷板为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水冷板。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水冷板内流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当冷却液在流道内流动时,不仅可以使得冷却液与水冷板板体更充分接触,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而且能够减小水阻,使冷却液流动更顺畅。另外,水冷板通过挤压成型,省去了复杂的焊接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水冷板上还设置有均温热管,使得水冷板表面的温度处于均匀状态,从而保证水冷板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板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抗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水冷板;11、板体;111、凹槽;12、流道;121、凹陷部;13、均温热管;14、接头;2、芯柱;3、上铁轭;4、热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板1,包括板体11,板体11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流道12,流道12两端具有开口,开口上连接有接头14,流道1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121,凹陷部121沿流道12的内壁周向设置,凹陷部121从流道12一端的开口处延伸至流道12另一端的开口处。可选的,流道12具有两条,两条流道12在板体11上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流道12的截面呈现齿轮状,当冷却液在流道12内流动时,不仅可以使得冷却液与板体11更充分接触,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而且能够减小水阻,使冷却液流动更顺畅。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凹陷部121的内壁为圆弧状,能够进一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21的内壁也可以呈尖锐状,或者为方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优选的,多个凹陷部121沿流道12内壁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21也可以不等间隔设置,但是凹陷部121应保证足够的数量,以保证水冷板1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板体11上还设置有均温热管13,均温热管13使得水冷板1表面的温度处于均匀状态,从而保证水冷板1的散热性能。具体的,板体11的表面开设有沿板体11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凹槽111,均温热管13设置在凹槽111内部。可选的,均温热管13具有四个,板体11的相对两个板面各设置有两个均温热管13。均温热管1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6个、8个、10个、12个或更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另外,本实施例的板体11通过挤压成型,省去了现有技术复杂的焊接过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抗器,如图3所示,该电抗器包括芯柱2、设置在芯柱2上方的上铁轭3以及贴设在芯柱2两侧的热管板4,芯柱2两侧的热管板4的散热端均连接有水冷板1,上铁轭3固定在两个水冷板1之间,水冷板1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冷板1。热管板4能够将芯柱2的热量导出,而水冷板1能够对热管板4的散热端进行冷却降温。不仅如此,上铁轭3两侧的两块水冷板1还能够对上铁轭3起固定作用,从而替代了传统电抗器中的上夹板,一物多用,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可有效节省空间,使本实施例的电抗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1),所述板体(11)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流道(12),所述流道(12)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接头(14),所述流道(1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121),所述凹陷部(121)沿所述流道(12)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凹陷部(121)从所述流道(12)一端的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流道(12)另一端的所述开口处,所述板体(11)上设置有均温热管(13),所述板体(11)通过挤压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1),所述板体(11)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流道(12),所述流道(12)两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连接有接头(14),所述流道(1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陷部(121),所述凹陷部(121)沿所述流道(12)的内壁周向设置,所述凹陷部(121)从所述流道(12)一端的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流道(12)另一端的所述开口处,所述板体(11)上设置有均温热管(13),所述板体(11)通过挤压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1)的内壁为圆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21)的内壁为尖锐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陷部(121)沿所述流道(12)内壁的周向等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明曹帅李川乔志杰张兆图黄月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顺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