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42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包括第一表带、表盘与第二表带,表盘的外边侧设置有外框,外框包括前水平部、后水平部与中垂直部,外框后水平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外框后水平部与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连接杆与固定杆,盖板上背离外框的端部表面设置有限位柱,外框前水平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外框位于放置槽处设置有弹动机构,弹动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弹簧与移动板,外框前水平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半球、滑动杆与第一弹簧;在日常佩戴手表时,盖板覆盖住表盘,避免孩童在日常玩耍过程中手表与外物碰触导致表盘的屏幕有划痕,避免孩童常摔倒而导致手表损坏。

An easy to wear smart W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
本技术属于智能手表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智能手边具有无须手持、便捷易携、体感交互等主要优点。现有的智能手表在孩童日常佩戴使用过程时,孩童跑动玩耍易摔倒,孩童佩戴的手表易与外物碰触导致手表屏幕产生划痕或破损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智能手表在孩童日常佩戴使用过程时,孩童跑动玩耍易摔倒,孩童佩戴的手表易与外物碰触导致手表屏幕产生划痕或破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包括第一表带、表盘与第二表带,所述表盘的外边侧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包括前水平部、后水平部与中垂直部,所述外框后水平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外框后水平部与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包括第一表带(1)、表盘(2)与第二表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2)的外边侧设置有外框(4),所述外框(4)包括前水平部、后水平部与中垂直部,所述外框(4)后水平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6),所述外框(4)后水平部与盖板(6)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5),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两个连接板(18)、连接杆(19)与固定杆(20),所述盖板(6)上背离外框(4)的端部表面设置有限位柱(7),所述外框(4)前水平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外框(4)位于放置槽(8)处设置有弹动机构(9),所述弹动机构(9)包括支撑板(15)、第二弹簧(16)与移动板(17),所述外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包括第一表带(1)、表盘(2)与第二表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2)的外边侧设置有外框(4),所述外框(4)包括前水平部、后水平部与中垂直部,所述外框(4)后水平部的表面设置有盖板(6),所述外框(4)后水平部与盖板(6)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5),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两个连接板(18)、连接杆(19)与固定杆(20),所述盖板(6)上背离外框(4)的端部表面设置有限位柱(7),所述外框(4)前水平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外框(4)位于放置槽(8)处设置有弹动机构(9),所述弹动机构(9)包括支撑板(15)、第二弹簧(16)与移动板(17),所述外框(4)前水平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包括两个限位半球(11)、滑动杆(12)与第一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1)与第二表带(3)的外侧均设置有带环(21),所述带环(21)上设置有分隔带(22),两个所述分隔带(22)分别与第一表带(1)的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带(22)的侧面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分隔带(22)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铃琳周宇李雪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重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