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永平专利>正文

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42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54
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包括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均在胶带的移动路径上,以胶带的移动方向为正向参考,由后向前依次为送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切胶结构、贴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靠近切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相对独立设计,因此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不会特别高;将凹口成型结构紧靠切胶结构,可使在胶带上成型凹口与切胶仅仅距离一个胶片宽度的步进,能够很好保障贴胶后凹口的位置尺寸。

Zipper gluing machine for laminating notch glue on zippe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
本技术涉及拉链制造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
技术介绍
参看图1,在拉链的制造过程中,有一步工序是将布胶或尼龙胶等胶带20贴合在拉链带10上,以定型带筋11并收口,为后续装插方盒做准备,另一方面还可加强布带12强度,使得在后续使用拉链时该处布带12不易被撕裂。参看图2,首先在胶带20的侧边上形成凹形开口21,再将具有凹形开口21的凹口胶片贴合于拉链带10,如此贴胶后的拉链带10,其端部链牙13周边的布带12也贴合有胶带20,便能使得端部链牙13周边的布带12具有高强度、难撕裂的特点,从而提升拉链的物理性能,有助于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现有一些拉链贴胶设备,虽能完成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工序,但其结构设计不够完美,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缺憾,比如:一、将凹口成型结构与切胶结构设计为一体,如此便对凹口成型、切胶结构的零部件,尤其是需要相对运动的零部件的精度提出很高要求,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因精度要求,后续基本不可能对凹口成型结构进行拆装维护;二、凹口成型结构离切胶结构较远,在胶带由凹口成型结构被输送至切胶结构的过程中,胶带的行进距离易发生偏差,在经切胶结构切胶后,凹口的位置尺寸易发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使其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精度要求不高、后续拆装维护便捷等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包括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均在胶带的移动路径上,以胶带的移动方向为正向参考,由后向前依次为送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切胶结构、贴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靠近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与送胶结构设计在一起,包括底板,底板的前部设有切刀座,切刀座中设有供胶带移动通过的胶带通道,切刀座中还设有垂直于胶带通道可上下活动的、用于成型凹口的切刀;底板上还设有送胶结构,送胶结构包括前压杆、前压杆座、前压块、后压杆、后压杆座、后压块、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前后驱动气缸、前后移动导向块,前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前压块,前压杆座上还设有可下压前压块的前压杆;后压杆座设置在前压杆座的后方,与前压杆座间隔设置,后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后压块,后压杆座上还设有可下压后压块的后压杆;在前压杆座与后压杆座之间设有前后方向的上下水平间隔的上对夹片和下对夹片,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均固定安装在后压杆座上;上对夹片、下对夹片的前部均设有避让通槽,前压杆可向下穿过上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前压块的下底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压胶部,该压胶部可向下穿过下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前后驱动气缸的驱动件与后压杆座固接,后压杆座设置在前后移动导向块上,前后移动导向块设置在底板上。进一步,所述切刀座通过前后方向的条形孔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切刀座上还设有可旋进旋出、端面抵靠于所述切胶结构的前后调节螺栓。进一步,在所述切刀座上设有朝向所述后压杆座的、可旋进旋出的限位螺栓。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动,将上胶带从上对夹片中穿过,将下胶带从下对夹片中穿过,接着启动本技术。首先,后压杆下压上对夹片,上对夹片下压后压块,后压块下压下对夹片,从而使得上对夹片夹紧上胶带,下对夹片夹紧下胶带;然后,前后驱动气缸驱动后压杆座沿前后移动导向块向前移动一个步进,该一个步进的移动量为切断后一个胶片的宽度;然后,前压杆穿过上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将上胶带压在前压块上,前压块的压胶部穿过下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将下胶带压在切刀座上,此时上胶带、下胶带被固定不动;然后,前后驱动气缸带动后压杆座及其上的后压杆、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后撤;然后,切刀下行,在上胶带、下胶带上成型凹口,与此同时,位于前一个步进、已成型凹口的、已被输送至贴胶结构中的上胶带、下胶带,在切胶结构的作用下被切断成为上胶片、下胶片,同时,上胶片、下胶片在贴胶结构中被贴合在拉链带上,完成一个贴胶工序。随后,拉链带以垂直于胶带的行进方向向前行进一个拉链带的步进,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以完成下一个贴胶工序。本技术中的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相对独立设计,因此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不会特别高;将凹口成型结构紧靠切胶结构,可使在胶带上成型凹口与切胶仅仅距离一个胶片宽度的步进,能够很好保障贴胶后凹口的位置尺寸;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容易拆装,十分便于以后的维修保养。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拉链带贴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贴合具有凹形开口胶带后的拉链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0-拉链带,11-带筋,12-布带,13-链牙;20-胶带,21-凹形开口;30-贴胶结构;40-切胶结构;50-凹口成型结构;60-送胶结构;51-底板,52-前后调整锁定座,53-条形孔,54-切刀座,55-上胶带通道,56-下胶带通道,57-切刀,58-固定块,59-前后调节螺栓,61-前压杆,62-前压杆座,63-前压块,64-后压杆,65-后压杆座,66-后压块,67-上对夹片,68-下对夹片,69-前后驱动气缸,71-前后移动导向块,72-避让通槽,73-压胶部,74-限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看图3、4,本技术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包括贴胶结构30、切胶结构40、凹口成型结构50和送胶结构60,贴胶结构30、切胶结构40、凹口成型结构50、送胶结构60均在胶带20的移动路径上,以胶带20的移动方向为正向参考,由后向前依次为送胶结构60、凹口成型结构50、切胶结构40、贴胶结构30,凹口成型结构50靠近切胶结构40。参看图5、6,凹口成型结构50与送胶结构60设计在一起,包括底板51,底板51的前部设有前后调整锁定座52,在前后调整锁定座52上设有前后方向的两个条形孔53,前后调整锁定座52通过这两个条形孔53可调整前后位置后锁定在底板51上;前后调整锁定座52上设有切刀座54,切刀座54中设有供胶带20移动通过的上胶带通道55和下胶带通道56,切刀座54中还设有垂直于上胶带通道55、下胶带通道56、可上下活动的、用于成型凹口的切刀57。切刀座54的旁侧上还设有固定块58,固定块58中螺纹连接前后调节螺栓59,该前后调节螺栓59可旋进旋出,利用前后调节螺栓59的端面抵靠于切胶结构40,然后将前后调整锁定座52锁定在底板51上,通过前后调节螺栓59可控制凹口成型结构50与切胶结构40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包括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其特征是: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均在胶带的移动路径上,以胶带的移动方向为正向参考,由后向前依次为送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切胶结构、贴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靠近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与送胶结构设计在一起,包括底板,底板的前部设有切刀座,切刀座中设有供胶带移动通过的胶带通道,切刀座中还设有垂直于胶带通道可上下活动的、用于成型凹口的切刀;底板上还设有送胶结构,送胶结构包括前压杆、前压杆座、前压块、后压杆、后压杆座、后压块、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前后驱动气缸、前后移动导向块,前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前压块,前压杆座上还设有可下压前压块的前压杆;后压杆座设置在前压杆座的后方,与前压杆座间隔设置,后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后压块,后压杆座上还设有可下压后压块的后压杆;在前压杆座与后压杆座之间设有前后方向的上下水平间隔的上对夹片和下对夹片,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均固定安装在后压杆座上;上对夹片、下对夹片的前部均设有避让通槽,前压杆可向下穿过上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前压块的下底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压胶部,该压胶部可向下穿过下对夹片的避让通槽;前后驱动气缸的驱动件与后压杆座固接,后压杆座设置在前后移动导向块上,前后移动导向块设置在底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在拉链带上贴合凹口胶的拉链贴胶机,包括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和送胶结构,其特征是:贴胶结构、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送胶结构均在胶带的移动路径上,以胶带的移动方向为正向参考,由后向前依次为送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切胶结构、贴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靠近切胶结构;凹口成型结构与送胶结构设计在一起,包括底板,底板的前部设有切刀座,切刀座中设有供胶带移动通过的胶带通道,切刀座中还设有垂直于胶带通道可上下活动的、用于成型凹口的切刀;底板上还设有送胶结构,送胶结构包括前压杆、前压杆座、前压块、后压杆、后压杆座、后压块、上对夹片、下对夹片、前后驱动气缸、前后移动导向块,前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前压块,前压杆座上还设有可下压前压块的前压杆;后压杆座设置在前压杆座的后方,与前压杆座间隔设置,后压杆座中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后压块,后压杆座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吕永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