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38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属于虚拟训练技术领域,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底座和吊舱,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和固定杆,支撑杆和固定杆相对的一端上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右端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连接有传动机构,横杆的杆壁中心处竖直开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内通过两个轴销转动连接有套管,套管的内壁通过旋转机构与吊舱的上端固定连接,套管的管壁通过摆动机构与横杆的杆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模拟舱模拟武装直升机的多种飞行姿态,有效的增加受训人员的真实驾驶感受,而且也提高了模拟对抗演练系统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快速提高武装直升机驾驶员的军事素质。

Combat drill system of armed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虚拟训练
,尤其涉及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
技术介绍
武装直升机,是一种装备进攻性武器的军用直升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如步兵、装甲车辆和建筑,其武器为机炮和机枪、火箭以及精密制导导弹,武装直升机主要有用于为地面部队提供精确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和地面侦察任务,在日常训练时,虚拟现实系统可直观的虚拟战况,使得战士身临其境的进行训练,大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军事素质,但是现有的对抗演练系统多为VR虚拟设备,直接坐在模拟舱内,虽然视觉上可体现出真实感,但是模拟舱的结构固定,直接放置在地面不能够模拟直升机的飞行姿态,模拟舱内的人员无法感受真实直升机上的驾驶感受,从而使得演练时的真实感不够强烈,降低了对抗演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抗训练模拟舱的结构固定,直接放置在地面不能够模拟直升机的飞行姿态,模拟舱内的人员无法感受真实直升机上的驾驶感受,从而使得演练时的真实感不够强烈,降低了对抗演练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底座(1)和吊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和固定杆(14),所述支撑杆(3)和固定杆(14)相对的一端上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右端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横杆(6)的杆壁中心处竖直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通过两个轴销转动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壁通过旋转机构与吊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7)的管壁通过摆动机构与横杆(6)的杆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底座(1)和吊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和固定杆(14),所述支撑杆(3)和固定杆(14)相对的一端上侧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右端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横杆(6)的杆壁中心处竖直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通过两个轴销转动连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壁通过旋转机构与吊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7)的管壁通过摆动机构与横杆(6)的杆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武装直升机对抗演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杆(6)右端的齿轮(9),所述齿轮(9)啮合连接有半齿圈(10),所述半齿圈(1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框(13),所述矩形框(13)内滑动套接有档杆(11),所述矩形框(13)的下端边缘处通过销钉与固定杆(14)的杆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4)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杆(14)的杆壁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杆壁与档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银洪军张利洪兰斌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迪飞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