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31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该技术方案将喷施机构与车体的运动机构建立传动关系,从而利用车轮转动为药液喷施提供动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手摇泵的活塞杆与一连杆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盘面上,转盘与车轮传动连接,基于这种结构,当车辆前进时转盘随之转动,从而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实现药液的泵出。被泵出的药液输送至水平管,从喷头喷出,由于水平管所依托的支撑条可通过后支架上不同高度的通孔加以连接,因此可调整喷施高度。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省去频繁按压手摇泵的操作,仅以推力或拉力带动车体行进即可,较常规背负式喷施装置不易疲劳;而且喷施高度可调、喷施动作与车辆行进进程相匹配,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A new pesticide spray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
本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
技术介绍
在果树的规模化栽培过程中,农药喷施是必要且常见的作业环节。现有技术中,农药的喷射可分为手动式和自动式两大类,其中手动式及人为背负药箱,再通过微型的手摇泵将药液压出,喷施在果树上;而自动式则通过电瓶或汽油机等为喷施作业提供动力。上述两种模式各自尤其优缺点,其中手动式的喷施范围较小,且手部需要反复按压,长时间操作容易产生疲劳感;自动式的动力强劲、处理量大,因此可搭载于车体上、配备较大的药液罐,从而大面积的进行喷施作业,然而自动式的喷施机构结构复杂,自重较大且不便于维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发一种无须驱动机构,又相对较为省力的农药喷洒装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背负式的手动喷药装置喷药范围较小、操作人员容易疲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根据果树高度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农药喷施高度。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后轮(2),前轮(3),皮带(4),转盘(5),连杆(6),手摇泵(7),活塞杆(8),进液管(9),药液箱(10),出液管(11),水平管(12),喷头(13),支撑条(14),后支架(15),通孔(16),前支架(17),其中,在车架(1)的后侧和前侧分别连接有后轮(2)和前轮(3),后轮(2)通过皮带(4)与转盘(5)传动连接,连杆(6)的一端铰接在转盘(5)上,连杆(6)的另一端与手摇泵(7)的活塞杆(8)铰接,手摇泵(7)的输入端通过进液管(9)连接至药液箱(10),手摇泵(7)的输出端通过出液管(11)连接至水平管(12),在所述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农药喷洒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后轮(2),前轮(3),皮带(4),转盘(5),连杆(6),手摇泵(7),活塞杆(8),进液管(9),药液箱(10),出液管(11),水平管(12),喷头(13),支撑条(14),后支架(15),通孔(16),前支架(17),其中,在车架(1)的后侧和前侧分别连接有后轮(2)和前轮(3),后轮(2)通过皮带(4)与转盘(5)传动连接,连杆(6)的一端铰接在转盘(5)上,连杆(6)的另一端与手摇泵(7)的活塞杆(8)铰接,手摇泵(7)的输入端通过进液管(9)连接至药液箱(10),手摇泵(7)的输出端通过出液管(11)连接至水平管(12),在所述水平管(12)上连接有若干喷头(13),所述水平管(12)焊接在支撑条(14)上,在车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支架(17)和后支架(15),在后支架(15)上以及支撑条(14)上具有贯穿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淑萍王宁王秋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昽森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