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包括底板和顶盖,底板和顶盖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壳、中壳和外壳,内壳内设置有内腔,内壳与中壳之间设置有进气腔和消毒腔,中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内腔中设置有电机,进气腔内靠近底板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消毒腔内靠近底板的位置设置有消毒口,消毒腔靠近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UV灯,内腔与进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消毒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消毒腔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开口,外壳外侧靠近底板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除螨效果好、效率高。
A mite remover that can be disinfected tw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
技术介绍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广腹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人的肉眼无法观察到,不仅螨虫本身是一种很强的过敏原,尘螨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可致病的过敏原,对人体的威胁极大,它们分布在地毯、沙发、毛绒玩具、被褥、坐垫、床垫和枕芯等处孳生,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脱落的皮屑为食,繁殖速度极快。除螨仪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目前市面上的除螨仪仅仅对是靠紫外线灯一次照射进行除螨,除螨效果差,需要来有序的来回移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并且除螨仪一旦使用时间过长,出风口就会经常积攒大量灰尘导致除螨仪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除螨效果好、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包括底板和顶盖,所述底板和顶盖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壳、中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壳与中壳之间设置有进气腔和消毒腔,所述中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机,所述进气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消毒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消毒口,所述消毒腔靠近所述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UV灯,所述内腔与所述进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消毒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消毒腔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外壳外侧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竖直放置在所述内壳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螨虫进行二次消毒,除螨效果好;在底板上设置有消毒口,消毒口可出风,外壳侧边还设置有出风孔,可平分出风量,出风平稳,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出风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2、顶盖,3、内壳,4、中壳,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43、第三开口,5、外壳,6、电机,7、进风口,8、消毒口,9、出风孔,10、环形凹槽,11、UV灯,12、把手,13、内腔,14、进气腔,15、消毒腔,16、出风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的一实施例,包括底板1和顶盖2,底板1和顶盖2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壳3、中壳4和外壳5,内壳3内设置有内腔13,内壳3与中壳4之间设置有进气腔14和消毒腔15,中壳4与外壳5之间设置有出风腔16,内腔13内设置有电机6,用于带动装置的运转,进气腔14内靠近底板1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7,消毒腔15内靠近底板1的位置设置有消毒口8,消毒腔15靠近消毒口8的位置设置有UV灯11,内腔13与进气腔14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41,内腔13与消毒腔15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42,进风口7进风,依次通过进气腔14、第一开口41、内腔13、第二开口42,消毒腔15,从消毒口出风,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道,消毒腔15与出风腔16之间在靠近消毒8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43,外壳5靠近底板1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孔9,从进风口7进风,依次通过进气腔14、第一开口41、内腔13、第二开口42,消毒腔15、第三开口43、出风腔16,从出风孔12出风,形成第二个风道,同时存在出风孔12和消毒口8,可以共同承担风道内气体的排出,排风平稳,相对于市面上只有一个排风孔的除螨仪来说,采用多个出风口可以防止一个出风口上积灰过多,导致除螨仪损坏。使用时,打开开关,电机开始运行,除螨仪在床褥上或其他家具上推动,此时UV灯11开始照射被褥,进行除螨,同时进风口开始进风,依次通过进气腔14、第一开口41、内腔13、第二开口42,消毒腔15、第三开口43、出风腔16,从出风孔12出风,风道内的气体再次被UV灯11照射,对风道内的螨虫进行二次杀菌消毒,市面上的除螨仪是单次消毒,本装置采用二次消毒,对未被UV灯11第一次照射死亡的螨虫进行而二次清理,效果更好,可以保证除螨效果更佳,采用底板1上的消毒口8以及外壳上的出风孔12,可以共同承担风道内气体的排出,排风平稳,相对于市面上只有一个排风孔的除螨仪来说,采用多个出风口可以防止一个出风口上积灰过多,导致除螨仪损坏。电机6竖直放置在内壳3内,不会影响风道,效率高;外壳5上靠近底板1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13,出风孔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将出风孔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可以防尘,避免消毒口被外来污染物堵塞导致产品运行时效率降低。内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11,在产品运行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在内壳3上设置隔音层11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不会听到刺耳的噪音,外壳5上设置有把手14,在使用过程中方便使用人员来回推动除螨仪,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在对一些表面较为光滑的家具进行除螨时,可以防止仪器滑动过快导致除螨效果不佳。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盖,所述底板和顶盖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壳、中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壳与中壳之间设置有进气腔和消毒腔,所述中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机,所述进气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消毒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消毒口,所述消毒腔靠近所述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UV灯,所述内腔与所述进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消毒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消毒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靠近所述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外壳外侧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二次消毒的除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盖,所述底板和顶盖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壳、中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壳与中壳之间设置有进气腔和消毒腔,所述中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电机,所述进气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消毒腔内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消毒口,所述消毒腔靠近所述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UV灯,所述内腔与所述进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消毒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消毒腔与所述出风腔之间靠近所述消毒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外壳外侧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知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轩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