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包括网兜、支架、支撑杆、网兜调节组件和网兜收口钢丝绳;支架设置于支撑杆顶部,包括顶板和侧板;网兜收口钢丝绳设置于网兜的穿绳通道内;网兜收口钢丝绳的一端穿过侧板上的第一圆孔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穿过侧板上的第二圆孔,其端部为自由端;顶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且调节网兜角度的网兜调节组件;网兜调节组件包括磁铁座、可弯曲定型的波纹管、第一磁铁吸附头和第二磁铁吸附头;弯曲定型的波纹管的一端固定在磁铁座上,另一端与第一磁铁吸附头连接;第一磁铁吸附头和第二磁铁吸附头分别通过磁力吸附连接;磁铁座吸附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马蜂脱离网兜而攻击人体。
Bee catching devi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
本技术涉及捕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马蜂的活动频繁,伤害人畜时间接连不断,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影响广大群众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各地消防部队本着“有警必出、为民服务”的宗旨接警出动,摘取马蜂窝的人员和车辆数也逐年增加。在现代消防器材中,用于灭杀马蜂的装备有爬梯、防蜂服和气雾杀虫剂,消防部门对低处的蜂巢或举火焚烧或举杆捣毁,或先用杀虫剂灭杀而后摘除,针对处于高处的蜂巢,消防员只好穿上笨重的防蜂服,借助梯子爬到高处进行冒险作业,而针对更髙的蜂巢,人们只有动用更笨重的火焰喷射器或高压水枪除害,有一定的残忍性,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采用上述的灭蜂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方便,灭蜂效果也不理想。而且采用现有的捕蜂工具捕蜂时,由于马蜂较强的活动力、灭蜂作业不彻底,马蜂很容易从捕蜂工具的进出口脱离,攻击人体,作业危险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避免马蜂脱离网兜而攻击人体,并且可以野外放生,保护生态平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包括网兜、支架、支撑杆、网兜调节组件和网兜收口钢丝绳;所述的支架设置于支撑杆的顶部,整体成L型机构,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的网兜设置于侧板的外侧;所述网兜的开口处设置有穿绳通道;所述的穿绳通道上设置有进绳口和出绳口;所述的网兜收口钢丝绳设置于穿绳通道内,网兜收口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出进绳口和出绳口;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网兜收口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圆孔与支架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其端部为自由端;所述顶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且调节网兜角度的网兜调节组件;所述的网兜调节组件包括磁铁座、可弯曲定型的波纹管和第一磁铁吸附头;所述弯曲定型的波纹管的一端固定在磁铁座上,另一端与第一磁铁吸附头连接;所述的吸附在穿绳通道内的网兜收口钢丝绳上;所述的磁铁座吸附在支架上;磁铁座上设置有便于将磁铁座取下的拉环。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孔和多个第二圆孔;多个第一圆孔以及多个第二圆孔纵向排列;相邻的第一圆孔以及相邻的第二圆孔之间设置有过绳通道;所述过绳通道的宽度与网兜收口钢丝绳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下部还设置有与第一圆孔连通的钢丝绳入口通道;所述钢丝绳入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钢丝绳网兜收口钢丝绳的直径相同;穿过第一圆孔的网兜收口钢丝绳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固定环连接的锁扣。进一步地,所述过绳通道和钢丝绳入口通道的端口设置有防钢丝绳串动装置;所述的防钢丝绳串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过绳通道或钢丝绳入口通道两侧的收纳槽以及弹性橡胶体;所述弹性橡胶体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收纳槽的中部,外端为自由端,延伸出收纳槽的外部;收纳槽的宽度允许弹性橡胶体向下弯曲变形至其完全容纳在收纳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还设置铲子;所述铲子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的顶板上;所述的铲子包括铲体、螺栓、安装座、螺杆、紧固螺套;所述铲体的尾端设置矩形耳板;所述的安装座设置于矩形耳板之间通过螺栓与矩形耳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螺杆;螺杆上螺接紧固螺套;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铲子的槽口,螺杆位于槽口内,槽口位于顶板下方,矩形耳板顶在顶板上方,拧紧紧固螺套即可固定;所述铲体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和割刀。进一步地,所述网兜的内通过捕蜂剂喷洒组件喷药剂;所述的捕蜂剂喷洒组件固定在支架上,包括按压式瓶体、固定架、按压板和拉绳;所述的按压式瓶体的所述的按压板安装于所述的固定架;所述的按压板位于所述的按压式瓶体的上方,沿所述的固定架上下移动;所述的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按压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下拉拉绳,按压板向下对按压式瓶体施加压力,按压式瓶体喷洒捕蜂剂,松开按压板,按压式瓶体复位;所述的固定架设置有喷药剂口。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通过抱箍安装有导线环;穿过第二圆孔的网兜收口钢丝绳再次穿过所述的导线环。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还安装有微型探头;所述的微型探头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还安装有超声波捕蜂器。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网兜上设置网兜收口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一端可以抽拉,在捕捉到马蜂的时候通过快速抽拉钢丝绳将网兜封口,提高捕蜂的安全性,而且不会对马蜂造成伤害。2、本技术通过设置网兜调节组件,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磁铁座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磁铁吸附在网兜开口处,不仅对网兜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此外,通过调节波纹管可快速调节网兜开口的朝向,使得本技术的捕蜂器适用于不同的捕蜂场合。3、本技术还设置有多个圆孔和过绳通道,便于调节网兜的使用角度。4、本技术通过微型探头和监控终端不仅能够实时了解网兜内部马蜂的活动情况还便于调节网兜与蜂巢之间的位置。5、本技术还设置有GPS定位系统,具有定位追踪功能;便于在边远地区或者突发情况通过GPS定位装置找到捕蜂者,对其进行施救。6、本技术通过设置超声波捕蜂器,利用强大的声波产生振动,干扰马蜂的神经系统,使马蜂萎靡不振,丧失攻击能力。7、本技术通过设置捕蜂剂喷洒组件,拉动拉绳即可自动喷药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网兜与侧板连接示意图。图3为网兜、支架和网兜调节组件连接的俯视图。图4为侧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防钢丝绳串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捕蜂剂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次性使用捕蜂剂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铲子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包括网兜1、支架2、支撑杆3、网兜调节组件和网兜收口钢丝绳5;支架2设置于支撑杆3的顶部。本技术的顶板21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设置有支撑杆安装座23,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座23内设置有螺孔;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设置螺纹段,与支撑杆安装座23螺接。本技术的支架2整体成L型机构,包括顶板21和侧板22;网兜1设置于侧板22的外侧;网兜1的开口处设置有穿绳通道11;所述的穿绳通道11上设置有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所述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设置于穿绳通道11内,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穿出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圆孔24和第二圆孔25;所述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一端穿过第一圆孔24与支架2连接,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1)、支架(2)、支撑杆(3)、网兜调节组件和网兜收口钢丝绳(5);/n所述的支架(2)设置于支撑杆(3)的顶部,整体成L型机构,包括顶板(21)和侧板(22);/n所述的网兜(1)设置于侧板(22)的外侧;所述网兜(1)的开口处设置有穿绳通道(11);所述的穿绳通道(11)上设置有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所述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设置于穿绳通道(11)内,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穿出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n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圆孔(24)和第二圆孔(25);所述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一端穿过第一圆孔(24)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25)其端部为自由端;/n所述顶板(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且调节网兜角度的网兜调节组件;所述的网兜调节组件包括磁铁座(41)、可弯曲定型的波纹管(42)和第一磁铁吸附头(43);所述弯曲定型的波纹管(42)的一端固定在磁铁座(41)上,另一端与第一磁铁吸附头(43)连接;所述的吸附在穿绳通道(11)内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上;所述的磁铁座(41)吸附在支架(2)上;/n磁铁座(41)上设置有便于将磁铁座取下的拉环(4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1)、支架(2)、支撑杆(3)、网兜调节组件和网兜收口钢丝绳(5);
所述的支架(2)设置于支撑杆(3)的顶部,整体成L型机构,包括顶板(21)和侧板(22);
所述的网兜(1)设置于侧板(22)的外侧;所述网兜(1)的开口处设置有穿绳通道(11);所述的穿绳通道(11)上设置有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所述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设置于穿绳通道(11)内,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穿出进绳口(12)和出绳口(13);
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圆孔(24)和第二圆孔(25);所述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一端穿过第一圆孔(24)与支架(2)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25)其端部为自由端;
所述顶板(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且调节网兜角度的网兜调节组件;所述的网兜调节组件包括磁铁座(41)、可弯曲定型的波纹管(42)和第一磁铁吸附头(43);所述弯曲定型的波纹管(42)的一端固定在磁铁座(41)上,另一端与第一磁铁吸附头(43)连接;所述的吸附在穿绳通道(11)内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上;所述的磁铁座(41)吸附在支架(2)上;
磁铁座(41)上设置有便于将磁铁座取下的拉环(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孔(24)和多个第二圆孔(25);多个第一圆孔(24)以及多个第二圆孔(25)纵向排列;相邻的第一圆孔(24)以及相邻的第二圆孔(25)之间设置有过绳通道(26);所述过绳通道(26)的宽度与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下部还设置有与第一圆孔(24)连通的钢丝绳入口通道(29);所述钢丝绳入口通道(29)的宽度与所述钢丝绳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直径相同;穿过第一圆孔(24)的网兜收口钢丝绳(5)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环(61);所述的支架(2)上设置有与固定环(61)连接的锁扣(6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保护网兜捕蜂器,其特征在于:过绳通道(26)和钢丝绳入口通道(29)的端口设置有防钢丝绳串动装置;所述的防钢丝绳串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过绳通道(26)或钢丝绳入口通道(29)两侧的收纳槽(27)以及弹性橡胶体(28);所述弹性橡胶体(28)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文,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徐兴文,徐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