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248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属于土地植被恢复领域,包括铺设在坡体表面的网状围护,所述网状围护包括围成多边形网孔的网线,所述网孔的各个端点分别接有锚杆,各锚杆分别锚固在坡体不同的种植坑上,每个种植坑内填充有土体,所述锚杆包括间错布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所述水传递结构的水传递方向为从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通过锚杆和网线在坡体表面布网的方式截留土体和草种,给草种提供稳定可靠的生存环境,其相比于三维网来说施工成本大大减少,另外,部分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能够将坡体深层的水份传递至坡体表面,为草种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A large slope l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被恢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坡度较大的山坡复绿都比较难处理,其原因在于草种容易流失,导致复绿成功率低下。当前普遍使用三维网进行大坡度土地的植被恢复,比如CN204132060U的技术方案,但是,利用三维网施工的方式其过程复杂,而且各项成本均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其施工简单方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包括铺设在坡体表面的网状围护,所述网状围护包括围成多边形网孔的网线,所述网孔的各个端点分别接有锚杆,各锚杆分别锚固在坡体不同的种植坑上,每个种植坑内填充有土体,所述锚杆包括间错布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所述水传递结构的水传递方向为从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锚杆包括空心的杆体和开设在杆体表面的若干透水孔,杆体内填充有吸水材质,透水孔通向吸水材质,各透水孔沿杆体长度方向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体包括由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层叠的有机土和覆土,第一锚杆穿过覆土和有机土,第一锚杆的透水孔分别对应覆土、有机土和坡体深层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沿坡体的斜度方向按行间错排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坡体的斜度方向以及沿坡体的宽度方向,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均间错排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线的材质为可降解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锚杆为实心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锚杆包括防松杆,所述防松杆的外壁铰接有可打开的止回侧翼,所述止回侧翼打开的开口方向朝向坡体表面,止回侧翼的中部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与防松杆外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锚杆为膨胀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通过锚杆和网线在坡体表面布网的方式截留土体和草种,给草种提供稳定可靠的生存环境,其相比于三维网来说施工成本大大减少,另外,部分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能够将坡体深层的水份传递至坡体表面,为草种正常生长提供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网状维护的布置图;图2是第一锚杆与种植坑的示意图;图3是第二锚杆与种植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包括铺设在坡体表面的网状围护1。该网状围护1包括围成多边形网孔的网线2,该多边形网孔可以是矩形网孔、平行四边形网孔或者三角形网孔。构成每个网孔的各个端点分别接有锚杆,各锚杆分别锚固在坡体不同的种植坑3上,每个种植坑3内均填充有土体。这些种植坑3预先在坡体上进行挖设,其用于种植草种。实施例中,上述的锚杆具有多根,其包括间错布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第一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水传递结构的水传递方向为从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水传递结构能够将坡体深层的水份向表面引出,使坡体表面以及靠近坡体表面的土壤得到水份的补充,为草种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具体的,参考图2,第一锚杆包括空心的杆体4和开设在杆体4表面的若干透水孔5,杆体4内的空心部分填充有吸水材质6,透水孔5通向吸水材质6,各透水孔5沿杆体4长度方向布置。水体先从坡体深层进入透水孔5被吸水材质6吸收,之后向坡体表面通过吸水材质6传递,之后坡体表面或者靠近坡体表面的较为干燥的土体从吸水材质6中吸取水,供草种生长。吸水材质6可以为木糠。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2和图3,土体包括由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层叠的有机土7和覆土8,覆土8主要用于覆盖草种。第一锚杆依次穿过覆土8和有机土7并连接在坡体深层的位置。第一锚杆的透水孔5分别对应覆土8、有机土7和坡体深层的位置,这样,有机土7、覆土8均可以从深层吸水。第一锚杆的顶部从坡体表面外露,用于连接上述的网线2。优选的,第二锚杆为实心锚杆,其结构强度较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沿坡体的斜度方向按行间错排列,即第一行是第一锚杆,第二行是第二锚杆,第三行是第一锚杆,依次类推,这种结构在保证吸水性能的同时兼顾了锚固的强度。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沿坡体的斜度方向以及沿坡体的宽度方向,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均间错排列。即第一锚杆前、后、左、右相邻的均为第二锚杆,如此,保证了吸水的均匀性。进一步优选的,网线2的材质为可降解材质,在植被恢复完后自动降解,而无需人工处理。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3,第二锚杆包括防松杆9,防松杆9的外壁铰接有可打开的止回侧翼10,止回侧翼10打开的开口方向朝向坡体表面,止回侧翼10的中部接有弹性部件11,弹性部件11与防松杆9外壁连接,所述的弹性部件11为弹簧。在将第二锚杆打入种植坑3时,因为止回侧翼10受到阻力而呈合拢状,锚固到位之后,止回侧翼10缓慢张开,此时其上方的、岩石土体对止回侧翼10产生向下的压力,配合止回侧翼10的摩擦力,使得第二锚杆不容易向上脱出,其极大增加锚固的稳定性。在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锚杆也可以为膨胀螺钉。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坡体表面的网状围护(1),所述网状围护(1)包括围成多边形网孔的网线(2),网孔的各个端点分别接有锚杆,各锚杆分别锚固在坡体不同的种植坑(3)上,每个种植坑(3)内填充有土体,所述锚杆包括间错布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所述水传递结构的水传递方向为从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坡体表面的网状围护(1),所述网状围护(1)包括围成多边形网孔的网线(2),网孔的各个端点分别接有锚杆,各锚杆分别锚固在坡体不同的种植坑(3)上,每个种植坑(3)内填充有土体,所述锚杆包括间错布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具有水传递结构,所述水传递结构的水传递方向为从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包括空心的杆体(4)和开设在杆体(4)表面的若干透水孔(5),杆体(4)内填充有吸水材质(6),透水孔(5)通向吸水材质(6),各透水孔(5)沿杆体(4)长度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坡度土地植被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包括由坡体深层向坡体表面层叠的有机土(7)和覆土(8),第一锚杆穿过覆土(8)和有机土(7),第一锚杆的透水孔(5)分别对应覆土(8)、有机土(7)和坡体深层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绵盛邵盛权刘盛良黎新泽廖惠芳林庆峰李宜锦伍秋时
申请(专利权)人:广宁县奥茵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