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单株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20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上部的脱粒机构,所述脱粒机构下方设有筛分组件,所述机壳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的一侧的机壳上设有风选组件,所述机壳底部设有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粒效率低,掺杂率高,脱粒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Single plant thresher of saff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花单株脱粒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脱粒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科研用红花单株脱粒机。
技术介绍
红花育种需要对大量单株、株行或少量试验材料进行完全且无混杂脱粒,由于种子为瘦果,较葵花籽小,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无冠毛,具四棱,中药名为"白平子",外层是比较厚的白色保护壳,这种壳有的光滑、有的呈脊状。常用的脱粒机械脱粒原理主要是打击、梳刷、碾压、揉搓或搓擦,实现粒与穗的分离。一般脱粒机由转动滚筒和固定不动的栅格状凹板组成,通过调节滚筒转速和滚筒与凹板之间的入口和出口间隙的大小,以满足不同作物脱粒和分离的要求,这种装置容易把籽粒打碎,且杂质多。而应用在红花育种上的脱粒机要求高的脱净率,低的破碎率和损失率且能够避免品种间的混杂,我国科研育种所需要的红花专用单株脱粒机设计还属于摸索阶段,长期以来,红花单株或少量材料脱粒主要靠人工完成,给红花科研工作增加很大工作量,而采用水稻单株脱粒机直接脱粒红花,往往造成了脱粒效率低,掺杂率高,脱粒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粒效率低,掺杂率高,脱粒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内部的脱粒机构,所述脱粒机构下方设有筛分组件,所述机壳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的一侧的机壳外部设有与筛分组件相配合的风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粒机构包括双轧辊脱粒机架,所述的双轧辊脱粒机架包括两个轧辊及带动轧辊转动的皮带轮,轧辊外周表面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周表面均布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高度为2~3cm。优选的,所述的筛分组件包括振动筛,所述的振动筛包括三层不同目数的筛体,分别为筛体a、筛体b和筛体c,筛体的目数为筛体c>筛体b>筛体a,所述的筛分组件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具有开口,所述筛分组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45°。优选的,所述的风选组件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上端设有排杂口,风机下方固定有风道,所述风道下方开口对应于所述筛分组件的出料口,所述风道与筛体b下端开口处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倾斜的淌料板。进一步,所述的排杂口和出料口处均设有集料网。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电机。优选的,所述机壳下端设有四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脱粒效率高,采用电机带动脱粒机构、风选组件及筛分组件工作,大大增加脱粒效率;2.本技术是适用于单株红花脱籽机,采用凸起的橡胶套揉搓和锤击,使得脱籽机具有破碎率低,脱粒效果好;3.本技术除杂效果好,采用筛分组件和风选组件的配合,可以将杂质与籽有效分离,使得红花育种筛选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红花单株脱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脱粒机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淌料板,3.皮带轮,31.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第三皮带轮,34.第四皮带轮,4.振动筛,41.筛体a,42.筛体b,43.筛体c,5.弹性支撑装置,51.第一弹性支撑,52.第二弹性支撑,6.偏重块,7.电机,8.支撑架,9.排杂口,91.第一排杂口,92.第二排杂口,93.第三排杂口,10.出料口,11.风道,12.引风机,13.橡胶套,131.第一橡胶套,132.第二橡胶套,14.轧辊,141.第一轧辊,142.第二轧辊,15.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参见图1和2,包括机壳及机壳顶部的一侧的进料口1,进料口1的下方设有放置物料的、倾斜设置的淌料板2,淌料板2下端固定有双轧辊脱粒机架。双轧辊脱粒机架包括第一橡胶套131、第一轧辊141及带动轧辊转动的第一皮带轮31,第二橡胶套、第二轧辊142及带动轧辊转动的第二皮带轮32,橡胶套固定在轧辊外周表面上,其中第一皮带轮31直径>第二皮带轮32直径。双轧辊脱粒机架下方设有振动筛4及支撑振动筛4的弹性支撑装置5,振动筛4包括三层不同目数的筛体,分别为筛体a41、筛体b42和筛体c43,筛体的目数为筛体c43>筛体b42>筛体a41,弹性支撑装置5包括第一弹性支撑51和第二弹性支撑52,第一弹性支撑51的高度>第二弹性支撑52的高度,筛分组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倾斜设置的筛分组件的下端具有开口,筛体a41下端开口设有第一排杂口91,筛体b42下端开口设置第二排杂口92,振动筛4下方机壳上固定有偏重块6及带动带动偏重块6转动的第三皮带轮33,风选组件固定在机壳的与进料口1相对的一侧的外壁上,风选组件包括引风机12及带动引风机12转动的第四皮带轮34,引风机12下方固定有风道11,风道11与筛网b下端开口相连,风道11下方开口为出料口10,风机上端设有第三排杂口93,排杂口和出料口10上固定有网袋,机壳底部固定有电机7,电机7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和第四皮带轮34转动,机壳15下方焊接四个支撑架8,支撑架8上固定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阀。上述红花单株脱粒机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打开红花单株脱粒机的电机7,电机7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皮带轮31、第二皮带轮32、第三皮带轮33和第四皮带轮34转动,使得与皮带轮相连的双轧辊脱粒机架,振动筛4,引风机12工作,单株的红花从进料口1放在淌料板2上,经过双轧辊脱粒机架,红花的根部从进料口1取出,绝大大部分花、叶、籽及部分秆进入振动筛4的筛体a41,在振动筛4的震动过程中,较大的花、叶及杆经第一排杂口91排出,其余的花、叶及籽进入筛体b42,在振动筛4的震动过程中,红花籽和一些与红花籽大小相当的花、叶及杆被排入风道11,在引风机12的作用下,其中的花、叶及杆等杂质通过第三排杂口93排出,体积较小的杂质通过第一排杂口92被排出,干净且符合质重要求的红花籽从出料口10被排出,关闭红花单株脱粒机的电机7,取出出料口10处的红花籽,再次打开电机7,放入另一株红花。其中双轧辊脱粒机架的两个皮带轮直径不同,会使与之固定的轧辊及橡胶套转速不同,两个轧辊表面线速度形成速度差,从而形成对红花揉搓或搓擦力,使红花籽从中分离出来,在橡胶套外表面设置的凸起,更容易把夹杂在红花梗中的籽粒脱粒,使得脱粒更加彻底。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内部的脱粒机构,所述脱粒机构下方设有筛分组件,所述机壳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的一侧的机壳外部设有与筛分组件相配合的风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粒机构包括双轧辊脱粒机架,所述的双轧辊脱粒机架包括两个轧辊及带动轧辊转动的皮带轮,轧辊外周表面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周表面均布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高度为2~3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内部的脱粒机构,所述脱粒机构下方设有筛分组件,所述机壳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的一侧的机壳外部设有与筛分组件相配合的风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粒机构包括双轧辊脱粒机架,所述的双轧辊脱粒机架包括两个轧辊及带动轧辊转动的皮带轮,轧辊外周表面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周表面均布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高度为2~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花单株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分组件包括振动筛,所述的振动筛包括三层不同目数的筛体,分别为筛体a、筛体b和筛体c,筛体的目数为筛体c>筛体b>筛体a,所述的筛分组件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具有开口,所述筛分组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慧珍余永亮许阳杨红旗许兰杰谭政委董薇李磊张收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