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08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所述振动激励器包括第一振动组件,第二振动组件。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盆架、磁环、管状磁铁、线圈,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设有向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方向延伸的凸台,管状磁铁套设在凸台上,磁环设置在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磁环的高度小于管状磁铁,磁环的充磁方向朝向第一振动组件,管状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凸台的径向,管状磁铁的外圈的磁极与磁环朝向第一振动组件的磁极相同,线圈环绕于管状磁铁周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状磁铁自身发出的磁力线会径向穿过线圈,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平行于凸台的轴向方向,能够驱动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之间产生较大的驱动力,驱动振动激励器振动。

A vibration exciter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声转换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全面屏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提高屏占比,电子产品的正面需要进行无孔化设计,即取消听筒的出声孔和摄像头的感光孔等孔状结构。一些发声装置中在发声部位上设置激励器。激励器的振动带动屏幕振动发声。但是激励器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激励器的两部分为对磁结构,所以会存在排斥力,使得安装不易对中同时也会存在磁力线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以及电子产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所述振动激励器包括: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盆架中;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盆架、磁环、管状磁铁、线圈,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设有向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管状磁铁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磁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所述磁环环绕于所述凸台周围,所述磁环的高度小于所述管状磁铁,所述磁环的充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管状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的径向,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圈的磁极与所述磁环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管状磁铁周围。可选地,所述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径,所述磁环套设在所述管状磁铁外。可选地,所述第二盆架具有侧壁,所述磁环位于所述侧壁内。可选地,所述管状磁铁和线圈位于所述侧壁内。可选地,所述凸台的顶端从所述管状磁铁的端面上伸出。可选地,所述第一磁体的充磁方向朝向所述磁环。可选地,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磁环相对的磁极为同性磁极。可选地,所述管状磁铁为采用多个分磁铁沿所述管状磁铁的圆周方向组合形成,每个所述分磁铁的磁极方向从所述管状磁铁的内侧向外侧保持一致。可选地,所述分磁铁为端面呈直角梯形的四棱柱。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电子产品主体和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以可振动的形式连接在所述电子产品主体上;上述所述的振动激励器,所述第一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子产品主体上,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声部件上;或者,所述第一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声部件上,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电子产品主体上;所述振动激励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声部件相对于所述电子产品主体振动发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管状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的径向,使得管状磁铁自身发出的磁力线会径向穿过线圈,增加磁场沿线圈径向穿过线圈的强度。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振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振动激励器的结构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a~图4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管状磁体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如图1~图2所示,所述振动激励器包括:第一振动组件100,所述第一振动组件100包括第一盆架101和第一磁体102,所述第一磁体102设置在所述第一盆架101中;例如,所述磁体102嵌在第一盆架101中,第一盆架101一方面起到保护磁体的作用,另一方面第一盆架101能够起到聚磁和防止漏磁作用。第二振动组件200,所述第二振动组件200包括第二盆架201、磁环202、管状磁铁203、线圈204。所述第二盆架201的内底面上设有向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方向延伸的凸台2011。所述凸台2011可由所述第二盆架201冲压形成,或者所述凸台2011与所述第二盆架201一体成型,再或者所述凸台2011与所述第二盆架201为分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盆架201呈圆柱形结构,沿所述圆柱形的轴向方向延伸出所述凸台2011。所述凸台2011采用导磁材质,可以起到聚磁的作用,增加了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间的磁回路。可选地,所述凸台2011可以为中空结构,降低振动激励器的重量,当振动激励器应用到电子产品中,以符合电子产品轻小化的设计理念。所述管状磁铁203套设在所述凸台2011上,所述磁环202设置在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所述磁环202环绕于所述凸台2011周围,所述磁环202的高度小于所述管状磁铁203。如图2所示,所述管状磁体203具有内圈和外圈,其中内圈贴附于所述凸台,外圈与所述磁环202相接触。所述磁环202的充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100。例如如图2所示,磁环202靠近第二盆架201的内底面的一端为S极,远离第二盆架201的内底面的一端为N极,磁环202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激励器的振动方向。第一振动组件100中的第一磁体102靠近所述第一盆架101的内底面的一端为S极,远离所述第一盆架101的内底面的一端为N极,第一磁体102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激励器的振动方向。因此磁环202与第一磁体102相对面的磁极相同,两者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斥力,线圈204通电后在磁场中产生与磁斥力方向相反的电磁力,磁环202和第一磁铁产生的穿过线圈204的磁力线较少并且不集中,使得电磁力小于磁斥力,由于力差的存在,在一端盆架固定在电子产品主体上时,贴在发声部件上的盆架受到力差的作用,带动盆架振动,从而带动发声部件振动,使得电子产品发出声音。所述管状磁铁203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2011的径向,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圈的磁极与所述磁环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管状磁铁周围。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管状磁铁203靠近所述凸台2011的内圈一端为S极,远离所述凸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盆架中;/n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盆架、磁环、管状磁铁、线圈,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设有向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管状磁铁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磁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所述磁环环绕于所述凸台周围,所述磁环的高度小于所述管状磁铁,所述磁环的充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管状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的径向,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圈的磁极与所述磁环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管状磁铁周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盆架中;
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盆架、磁环、管状磁铁、线圈,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设有向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管状磁铁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磁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盆架的内底面上,所述磁环环绕于所述凸台周围,所述磁环的高度小于所述管状磁铁,所述磁环的充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管状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的径向,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圈的磁极与所述磁环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管状磁铁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磁铁的外径,所述磁环套设在所述管状磁铁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盆架具有侧壁,所述磁环位于所述侧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磁铁和线圈位于所述侧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激励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东升高志明高文花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