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03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具体涉及岩样识别装置领域,包括聚酰亚胺管,所述聚酰亚胺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AB胶,且聚酰亚胺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标样和页岩,所述聚酰亚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聚酰亚胺管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压密块,所述压密块活动连接在聚酰亚胺管的内壁,所述压密块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密块在聚酰亚胺管的内壁向下移动对标样进行压密,并转动压密块,使得第二锁紧条配合第一锁紧条对压密块的位置进行限定,并使得压密块一直挤压标样,从而实现便于压密的目的。

A device for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rock minerals by dual energy micro 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样识别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页岩中的矿物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测井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技术、光学显微镜鉴定、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工业CT等技术。虽然识别页岩矿物的手段很多且各有优势,但存在很多问题:测井技术只能获得采样间隔较大的一维数据,数据量太小,没有连续性;光学显微镜和工业CT识别页岩矿物分辨率不足;测井技术、XRF和矿物分析扫描电镜没有标准样品的参考,通过先识别元素再重组识别矿物的方法存在一定误差;扫描电镜虽然分辨率很高,但只能获得二维平面数据,不能反映页岩矿物三维分布特征;XRD、光学显微镜鉴定和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制样过程繁琐且对样品造成损伤。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171019513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和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页岩、三种标样、聚酰亚胺管和AB胶的小尺寸岩样加载装置,可以获得岩石矿物高分辨微米CT图像。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包括聚酰亚胺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AB胶(2),且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标样(3)和页岩(4),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锁紧组件(7),/n所述锁紧组件(7)包括压密块(10),所述压密块(10)活动连接在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所述压密块(10)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条(11),所述第一锁紧条(11)的表面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2),所述连接条(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包括聚酰亚胺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AB胶(2),且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标样(3)和页岩(4),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锁紧组件(7),
所述锁紧组件(7)包括压密块(10),所述压密块(10)活动连接在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所述压密块(10)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条(11),所述第一锁紧条(11)的表面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2),所述连接条(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圈(14),所述聚酰亚胺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锁紧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B胶(2)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聚酰亚胺管(1)的底部,且标样(3)包括石英标样、碳酸盐岩标样、黄铁矿标样,且石英标样、碳酸盐岩标样、黄铁矿标样均为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双能微米CT定量识别岩石矿物的岩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睿田成华张瑞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