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71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包括:夹持器、围压加载系统、液体驱替系统和驱油分离计量系统,所述夹持器包括筒体、上传力端头、下传力端头、周向承压碳纤维套和轴向承压碳纤维套,在上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密封压块和压紧螺母,在密封压块和压紧螺母的中心开设有同轴贯通的通孔A,在下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T型活塞,在T型活塞的中心开设有通孔B;所述液体驱替系统包括储液槽、驱替泵和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其中:驱替泵的进液口与储液槽连接,驱替泵的出液口与通孔B相连接,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串接在驱替泵与通孔B之间的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为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研究提供完善的实验依据。

A liquid displacement experimental device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CT s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驱替实验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资源在能源比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油气资源总量丰富,但油气藏类型复杂多样,致密低渗油气藏、稠油油藏、高含硫气藏、凝析气藏、煤层气、页岩气等油气藏的开发难度较大,且大部分常规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阶段,会出现含水率上升、产油量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该类油气藏地下渗流机理复杂,油气性质随温度压力变化较大,加上边底水的浸入,导致油气地下流动阻力增加,油气藏采收率降低,如何实现油气藏的高效经济开发至关重要。液体(通常采用水或配制的液体药剂)驱替实验是石油与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最基础工作,它是一种评价石油天然气开采相关方法的标准方法,是通过对实验岩心注入液体驱替剂,通过获取致密岩心内的水、油和气的流量,为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实验技术数据。但现有的液体驱替实验基本还停留在宏观测试,对渗流机理的认识只能依据实验的宏观现象和一定理论推测完成,不能实现对地下油气微观渗流机理的准确认识和微观可视化观测。虽然现有研究表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包括:夹持器、围压加载系统、液体驱替系统、驱油分离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包括筒体、上传力端头、下传力端头、周向承压碳纤维套和轴向承压碳纤维套,在上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与筒体上端部密封连接的密封压块和与上传力端头的内壁内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在所述密封压块和压紧螺母的中心开设有同轴贯通的通孔A,在下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与筒体下端部密封连接且能轴向移动的T型活塞,在T型活塞的中心开设有通孔B;所述液体驱替系统包括储液槽、驱替泵和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其中:驱替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槽连接,驱替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通孔B相连接,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串接在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结合CT扫描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包括:夹持器、围压加载系统、液体驱替系统、驱油分离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包括筒体、上传力端头、下传力端头、周向承压碳纤维套和轴向承压碳纤维套,在上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与筒体上端部密封连接的密封压块和与上传力端头的内壁内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在所述密封压块和压紧螺母的中心开设有同轴贯通的通孔A,在下传力端头的内腔设有与筒体下端部密封连接且能轴向移动的T型活塞,在T型活塞的中心开设有通孔B;所述液体驱替系统包括储液槽、驱替泵和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其中:驱替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储液槽连接,驱替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通孔B相连接,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串接在驱替泵与通孔B之间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替系统还包括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的内腔由密封活塞分隔为下腔体和上腔体,中间容器的下腔体通过管路与驱替泵的出液口相连接,中间容器的上腔体通过管路并联在驱替泵与驱替输入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并且,在下腔体的入口处和上腔体的出口处均设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油分离计量系统包括混合油液收集漏斗、混合油液收集容器、驱油收集容器,所述混合油液收集容器和驱油收集容器分别固定在一个独立的电子秤上,并且,在所述混合油液收集容器的顶部设有混合油液接收漏斗和驱油输出管,所述混合油液接收漏斗位于混合油液收集漏斗的正下方,所述驱油输出管与驱油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混合油液收集漏斗通过管路与通孔A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孔A与驱油分离计量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还依次串接有驱替输出压力传感器、自动调压阀和减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驱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传力端头的下部设有外凸的上承力肩,在下传力端头的上部设有外凸的下承力肩,所述轴向承压碳纤维套是由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珹真检测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