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再燃氮氧化物的燃煤锅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70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的改进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将主燃料煤送入锅炉主燃烧区,在主燃烧区的空气过量系数α为1.0~1.1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氮氧化物,再将其余的再燃燃料煤通过再燃喷口喷入再燃燃烧区,在空气过量系数α小于1的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氮氧化物还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锅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利用锅炉燃煤,在基本不影响锅炉原来燃烧状况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且易于对现有锅炉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的改进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NOx,包括NO、NO2及N2O)是一类能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气体,基本上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年在世界范围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氮氧化物在所有氮氧化物排放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氮氧化物中N2O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气温升高),NO及NO2被认为是导致地面臭氧、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研究开发先进的技术,以减少NOx等污染物的排放。目前我国能源构成的最大特点是以煤炭为主,占70%以上,这将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气体,因此这样的能源结构对经济高效增长及生态环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现有的对氮氧化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在燃煤燃烧中或在燃烧后控制其生成或将其还原。在燃煤燃烧过程中的控制一般采用的方法为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低氧燃烧或烟气再循环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成本较低,系统运行条件要求较低,但所存在的缺点是脱硝效率偏低,不能充分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要求。而燃煤燃烧后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的方法是采用湿法化学吸收法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锅炉再燃氮氧化物的方法,其步骤为:    (1)将占发热量65%~85%的主燃料煤送入锅炉主燃烧区,在主燃烧区的空气过量系数α为1.0~1.1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氮氧化物;    (2)将其余占发热量15%~35%的再燃燃料煤通过再燃喷口喷入再燃燃烧区,在空气过量系数α小于1的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氮氧化物还原;    (3)从燃尽风喷口喷入热空气,将未燃尽燃料燃烧完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可法周俊虎杨卫娟刘建忠王智化周志军黄镇宇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