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69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车道信息监测单元、数据存储模块、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所处路口左转车道数、直行车道数、可变车道数,以及交通流量等实时交通状况,将当前的交通状况分为多个等级,并根据等级的不同对可变车道的车道方向进行及时调整,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A city intelligent traffic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车辆保有量的逐年上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与城市化进程的不适应性愈加严重,突出表现为近年来热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其在大城市,在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是交通安全威胁、环境污染、能源和土地的大量消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危害,它严重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谐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如何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一套能够根据实际交通状况进行智能调整的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及时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已成为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车道信息监测单元、数据存储模块、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所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对应车道的车流量等相关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若干车道数据传感器,分别布设于吊架或其他固定支架上,一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对应一个车道,分别实时监测各自车道经过传感器的车辆数量信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运行软件、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数据,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功能;所述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用于接收指令显示与可变车道相关的实时提示信息,诱导车流正确进入车道;所述可变车道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去控制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具体内容,比如:左转、左转直行共用、直行等车道方向信息,包括若干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分别布设于可变车道上方,方便驾驶员及时查看,可变车道处于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之间;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的实时监测数据,经过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及时调整车道方向,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可变车道控制单元中的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的数量、位置及车道,也可将现有已安装的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接入本专利技术使用,由可变车道控制单元统一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的布设位置为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前面,使驾驶员第一时间能够观察到,保证诱导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驾驶员,具体的布设数量、大小、位置,以及与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道路情况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所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中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方案如下:(1)除右转车道外,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的每个车道均布设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2)每个车道的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在距车道停止线距离L1处的吊架上;(3)每个车道的第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在距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距离L2处的吊架上;说明:L1为畅通模式监测距离;L2为调整模式监测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中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根据不同车道数、车流量等信息,分为不同的控制模式和调整级别,具体如下:(1)畅通模式开启条件:n1<N1+n0,且n2<N1;其中,此时,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均处于畅通状态,可变车道均设置为左转直行共用车道;其中:n1-在所处路口左转车道红灯等待期间(T1),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检测到L1距离内等待左转车数的平均值;n2-在所处路口直行车道红灯等待期间(T2),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检测到L1距离内等待左转车数的平均值;N1-在左转车道或直行车道的L1距离内停满等待车辆时的车数;L1-畅通模式监测距离;l0-所处路段车辆的平均车长;Δs-所处路段车辆停车等待时的平均车间距(本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n0-在左转车道待转区ΔL距离内停满等待车辆的车数;ΔL-左转车道待转区长度;(2)调整模式①左转车道调整模式开启条件:n1≥N1+Δn1,且n2<N1;调整策略:nT1=nT;②直行车道调整模式开启条件:n1<N1+Δn1,且n2≥N1;调整策略:nT2=nT;③左转直行车道调整模式开启条件:n1≥N1+Δn1,且n2≥N1;调整策略:其中,说明:nT1与nT2的取值为四舍五入后的整数,当Δn1>N2时,将取值为1,当Δn2>N2时,将取值为1;其中:nT-可变车道总数(nT=nT1+nT2);nT1-可变车道数调整为左转车道数量;nT2-可变车道数调整为直行车道数量;α1-左转车道对可变车道的需求分配系数(无量纲);α2-直行车道对可变车道的需求分配系数(无量纲);Δn1-在所处路口左转车道红灯等待期间(T1),第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检测到L2距离内等待左转车数的平均值;Δn2-在所处路口直行车道红灯等待期间(T2),第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检测到L2距离内等待直行车数的平均值;m1-所处路口设置的左转车道数;m2-所处路口设置的直行车道数;N2-在左转车道或直行车道的L2距离内停满等待车辆时的车数;L2-调整模式监测距离;l0-所处路段车辆的平均车长;Δs-所处路段车辆停车等待时的平均车间距(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之间);(3)调整级别与控制模式对应表如下:说明:调整级别分0-3共四个级别,0级表示当前交通畅通,无需调整可变车道,可变车道可设置为左转直行共用车道,预防交通拥堵;1-3级表示当前交通已出现拥堵现象,需要调整可变车道,级别越高拥堵越严重。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车道信息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对应车道的车流量等相关信息,并将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的实时监测数据后,经过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当前交通状况分成0-3级四个调整等级,然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及时调整可变车道的车道方向,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所处路口左转车道数、直行车道数、可变车道数,以及交通流量等实时交通状况,将当前的交通状况分为多个等级,并根据等级的不同对可变车道的车道方向进行及时调整,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车道信息监测单元、数据存储模块、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n所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对应车道的车流量等相关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若干车道数据传感器,分别布设于吊架或其他固定支架上,一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对应一个车道,分别实时监测各自车道经过传感器的车辆数量信息;/n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运行软件、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数据,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功能;/n所述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用于接收指令显示与可变车道相关的实时提示信息,诱导车流正确进入车道;/n所述可变车道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去控制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具体内容,比如:左转、左转直行共用、直行等车道方向信息,包括若干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分别布设于可变车道上方,方便驾驶员及时查看,可变车道处于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之间;/n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的实时监测数据,经过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及时调整车道方向,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的车道信息监测单元、数据存储模块、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
所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对应车道的车流量等相关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若干车道数据传感器,分别布设于吊架或其他固定支架上,一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对应一个车道,分别实时监测各自车道经过传感器的车辆数量信息;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运行软件、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和实时监测数据,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功能;
所述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用于接收指令显示与可变车道相关的实时提示信息,诱导车流正确进入车道;
所述可变车道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去控制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具体内容,比如:左转、左转直行共用、直行等车道方向信息,包括若干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分别布设于可变车道上方,方便驾驶员及时查看,可变车道处于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之间;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车道信息监测单元的实时监测数据,经过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和可变车道控制单元,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及时调整车道方向,疏导交通流,减少拥堵情况,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车道控制单元中的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的数量、位置及车道,也可将现有已安装的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接入本发明使用,由可变车道控制单元统一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车道信息诱导屏的布设位置为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前面,使驾驶员第一时间能够观察到,保证诱导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驾驶员,具体的布设数量、大小、位置,以及与可变车道方向电子指示牌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道路情况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信息监测单元中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方案如下:
(1)除右转车道外,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的每个车道均布设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
(2)每个车道的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在距车道停止线距离L1处的吊架上;
(3)每个车道的第2个车道数据传感器,布设在距第1个车道数据传感器距离L2处的吊架上;
说明:L1为畅通模式监测距离;L2为调整模式监测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中特定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根据不同车道数、车流量等信息,分为不同的控制模式和调整级别,具体如下:
(1)畅通模式
开启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杰德瞿晓宏覃明月张胜利李苗苗李俊轩范艳梅瞿芳方正远吴邦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聚创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