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65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设于箱体上,箱体外侧设有驱动电机,箱体内连接有驱动板和从动板,驱动电机连接驱动板,驱动板与从动板之间卡接有烘干筒,烘干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流通孔,箱体的内底部设有吹风组件,箱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位于吹风组件与烘干筒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使用可靠,连接灵活,干燥效率高,干燥充分,实用性强。

A drying device for tea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喝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传统晾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实现茶叶快速烘干,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茶叶烘干装置。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不理想,茶叶过多会导致烘干不充分;2、在取放茶叶时操作空间小,不方便;3、烘干筒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结构新颖,使用可靠,连接灵活,干燥效率高,干燥充分,实用性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设于箱体上,其特征在于:箱体外侧设有驱动电机,箱体内连接有驱动板和从动板,驱动电机连接驱动板,驱动板与从动板之间卡接有烘干筒,烘干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流通孔,箱体的内底部设有吹风组件,箱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位于吹风组件与烘干筒之间;该烘干装置结构新颖,使用可靠,连接灵活,干燥效率高,干燥充分,实用性强。进一步,烘干筒包括固定框和半圆筒,半圆筒的一侧设有定位凸条,固定框上对称分布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定位凸条相匹配,流通孔设于半圆筒上,烘干筒整体可拆卸,便于装取茶叶,损坏的部分可直接更换,避免完好的部分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将半圆筒一侧的定位凸条对准固定框上的定位凹槽,使得半圆筒与固定框组装在一起,操作简单,快速便捷。进一步,驱动板与从动板上均设有夹紧组件,烘干筒设于夹紧组件之间,夹紧组件包括安装板、压簧和夹板,压簧设于安装板与夹板之间,夹板上对称分布有限位块,半圆筒的侧面设有限位通槽,限位通槽与限位块相匹配,烘干筒与箱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取放茶叶,操作空间大,也便于清理、更换烘干筒,安装时挤压夹板,将限位块卡入到半圆筒侧面的限位通槽内,使得烘干筒两侧被夹住,被限位在夹紧组件之间,不容易掉落,安装可靠,一块夹板同时牵制两个半圆筒,两个半圆筒将固定框夹紧,不容易分离,提高了烘干筒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固定框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增大了烘干筒内外的空气流通面积,利于提高干燥效率。进一步,箱盖的底部设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与箱体的开口相匹配,箱盖的外侧设有挡圈,挡圈的截面直径大于箱体的开口直径,箱盖可拆卸,盖合时将固定环板卡入箱体的顶部开口,通过挡圈限制箱盖上部进入箱体内,实现箱盖限位在箱体上,操作简单。进一步,吹风组件包括直流电机和风扇,直流电机连接风扇,直流电机设于箱体的内底部,直流电机带动风扇转动,风扇产生大量的向上运动风,吹向烘干筒,对茶叶进行快速干燥,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进一步,加热组件包括安装块和电阻丝,电阻丝均匀分布在安装块之间,安装块设于箱体的内壁上,电阻丝在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提高箱体内的空气温度,在风力作用下,将热空气吹向烘干筒,从而提高茶叶的干燥效率。进一步,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箱体内温度,将信息发送给外部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阻丝的加热状态,避免箱体内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损坏。进一步,箱体上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直观清楚地看到箱体内茶叶的干燥情况,避免在干燥过程中,工作人员时不时打开箱盖查看茶叶是否干燥充分,省力便捷。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电阻丝通电产生大量的热量,提高箱体内的空气温度,直流电机带动风扇转动,风扇产生大量的向上运动风,将热空气吹向烘干筒,热空气从流通孔进入,对烘干筒的茶叶进行快速干燥;在干燥过程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板转动,烘干筒跟着转动,带动茶叶不断翻滚,增大了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茶叶的干燥效率。烘干筒整体可拆卸,便于装取茶叶,损坏的部分可直接更换,避免完好的部分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烘干筒与箱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取放茶叶,操作空间大,也便于清理、更换烘干筒。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可靠,连接灵活,干燥效率高,干燥充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箱体和箱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烘干筒和驱动板、从动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板和夹紧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箱盖;3-固定环板;4-挡圈;5-驱动电机;6-驱动板;7-从动板;8-烘干筒;9-固定框;10-半圆筒;11-定位凸条;12-定位凹槽;13-流通孔;14-夹紧组件;15-安装板;16-压簧;17-夹板;18-限位块;19-限位通槽;20-直流电机;21-风扇;22-安装块;23-电阻丝;24-通气孔;25-温度传感器;26-可视窗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盖2设于箱体1上,箱盖2的底部设有固定环板3,固定环板3与箱体1的开口相匹配,箱盖2的外侧设有挡圈4,挡圈4的截面直径大于箱体1的开口直径,箱盖2可拆卸,盖合时将固定环板3卡入箱体1的顶部开口,通过挡圈4限制箱盖2上部进入箱体1内,实现箱盖2限位在箱体1上,操作简单。箱体1外侧设有驱动电机5,箱体1内连接有驱动板6和从动板7,驱动电机5连接驱动板6,驱动板6与从动板7之间卡接有烘干筒8,烘干筒8包括固定框9和半圆筒10,半圆筒10的一侧设有定位凸条11,固定框9上对称分布有定位凹槽12,定位凹槽12与定位凸条11相匹配,烘干筒8整体可拆卸,便于装取茶叶,损坏的部分可直接更换,避免完好的部分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将半圆筒10一侧的定位凸条11对准固定框9上的定位凹槽12,使得半圆筒10与固定框9组装在一起,操作简单,快速便捷。半圆筒10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流通孔13,保证了烘干筒8内外充足的空气流通面积,利于快速干燥。驱动板6与从动板7上均设有夹紧组件14,烘干筒8设于夹紧组件14之间,夹紧组件14包括安装板15、压簧16和夹板17,压簧16设于安装板15与夹板17之间,夹板17上对称分布有限位块18,半圆筒10的侧面设有限位通槽19,限位通槽19与限位块18相匹配,烘干筒8与箱体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取放茶叶,操作空间大,也便于清理、更换烘干筒8,安装时挤压夹板17,将限位块18卡入到半圆筒10侧面的限位通槽19内,使得烘干筒8两侧被夹住,被限位在夹紧组件14之间,不容易掉落,安装可靠,一块夹板17同时牵制两个半圆筒10,两个半圆筒10将固定框9夹紧,不容易分离,定位凸条11受到定位凹槽12的限制,半圆筒10与固定块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位移,提高了烘干筒8结构的稳定性。箱体1的内底部设有吹风组件,吹风组件包括直流电机20和风扇21,直流电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于所述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箱体内连接有驱动板和从动板,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从动板之间卡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流通孔,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有吹风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烘干筒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于所述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箱体内连接有驱动板和从动板,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从动板之间卡接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流通孔,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有吹风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烘干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包括固定框和半圆筒,所述半圆筒的一侧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固定框上对称分布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凸条相匹配,所述流通孔设于所述半圆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与所述从动板上均设有夹紧组件,所述烘干筒设于所述夹紧组件之间,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板、压簧和夹板,所述压簧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夹板之间,所述夹板上对称分布有限位块,所述半圆筒的侧面设有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芳华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泉岗名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