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54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隔板、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包括隔板本体;以及防水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上,所述防水散热结构整体向所述隔板本体的一侧凹陷,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所述隔板本体平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散热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百叶板,所述百叶板朝向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内凹侧延伸,所述百叶板与所述散热孔限定形成导风槽。本申请中,由百叶板与散热面构成多个V形的导风槽,压缩机的热量可由导风槽排出到风道腔内,同时,百叶板可以对风道腔内的雨水进行阻挡,防止雨水进入到压缩机腔中。

A kind of partition board,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板、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领域空调散热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板、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空调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用于控制空调运行的元器件数目逐渐增加。由于空调外机压缩机腔电器元器件较多,设计时必须考虑雨水情况,故设计空调外机隔板将压缩机腔与风道腔隔开,使压缩机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避免雨水,但空调运行时压缩机和元器件会产生热量,造成热量无法及时散失,累计热量严重影响元器件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空调整机的舒适性,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板、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本申请在对压缩机进行散热的同时,能防止风道腔内的雨水落入到压缩机腔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隔板,包括隔板本体;以及防水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上,所述防水散热结构整体向所述隔板本体的一侧凹陷,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所述隔板本体平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散热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百叶板,所述百叶板朝向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内凹侧延伸,所述百叶板与所述散热孔限定形成导风槽。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散热结构与所述隔板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是:所述散热面与所述隔板本体的夹角为0°至90°。进一步的是:所述百叶板与所述隔板本体的夹角为0°至90°。进一步的是:所述导风槽的开口由所述隔板本体顶端向所述隔板本体底端端逐渐减小。r>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包括上述隔板;以及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隔板本体底端连接;以及压缩机腔,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防水散热结构朝向所述压缩机腔凹陷;以及风道腔,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外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由百叶板与散热面构成多个V形的导风槽,压缩机的热量可由导风槽排出到风道腔内,同时,百叶板可以对风道腔内的雨水进行阻挡,能有效地防止风道腔中的雨水进入到压缩机腔中。附图说明图1为隔板的立体图;图2为防水散热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隔板侧面剖视图;图4为空调外机立体图;附图标记如下:隔板本体1、散热面2、防水散热结构3、百叶板4、导风槽5、压缩机腔6、底盘7、风道腔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隔板,包括隔板本体1和防水散热结构3。其中,防水散热结构3设置于隔板本体1上,防水散热结构3整体向隔板本体1的一侧凹陷,具体的,方式散热结构3形成一侧突出于隔板本体1,另一侧凹陷于隔板本体1的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防水散热结构3的垂直于隔板本体1的截面呈三角形,防水散热结构3至少包括一个散热面2,该散热面2一端远离隔板本体1,其另一端逐渐朝向隔板本体1收拢形成一斜面,散热面2在整体上与隔板本体1所在平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散热面2上开设有多个与隔板本体1平行的散热孔,每个散热孔内侧均固定有百叶板4,从而使散热面2整体呈百叶窗式结构,其中,百叶板4与散热孔靠近隔板的内侧沿连接,百叶板4整体朝向防水散热结构3内凹侧延伸,百叶板4与隔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散热面2与隔板所形成的夹角,百叶板4与散热孔之间限定形成导风槽5。此外,防水散热结构3与隔板本体1采用一体成型。其中,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面2与隔板本体1的夹角为0°至90°,百叶板4与隔板本体1的夹角为0°至90°。如图1至图4所示,导风槽5的开口由散热面2远离隔板的一端朝向散热面2靠近隔板的一端逐渐减小。在上述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其包括上述隔板、底盘7、压缩机腔6和风道腔8.隔板的底端与底盘7的上表面连接上,底板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压缩机腔6和风道腔8。其中,压缩机腔6固定安装于隔板的一侧,防水散热结构3朝向压缩机腔6凹陷,风道腔8固定安装于隔板的另一侧。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空调外机。在本申请中,上述隔板适用于空调外机时,将隔板置于压缩机腔6与风道腔8之间,并使防水散热结构3朝向压缩机腔6凹陷,使得防水散热结构3整体向压缩机突出,其中,百叶板4与散热面2构成多个V形的导风槽5,压缩机的热量可由导风槽5排出到风道腔8内,并且,由于百叶板4更靠近于风道腔8,由风道腔8中风扇带出的雨水则会被百叶板4挡住,从而能够避免雨水进入到压缩机中。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本体(1);以及/n防水散热结构(3),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1)上,所述防水散热结构整体向所述隔板本体(1)的一侧凹陷,所述防水散热结构(3)包括散热面(2),所述散热面(2)与所述隔板本体(1)平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散热面(2)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百叶板(4),所述百叶板(4)朝向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内凹侧延伸,所述百叶板(4)与所述散热孔限定形成导风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本体(1);以及
防水散热结构(3),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1)上,所述防水散热结构整体向所述隔板本体(1)的一侧凹陷,所述防水散热结构(3)包括散热面(2),所述散热面(2)与所述隔板本体(1)平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散热面(2)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百叶板(4),所述百叶板(4)朝向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内凹侧延伸,所述百叶板(4)与所述散热孔限定形成导风槽(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散热结构(3)与所述隔板本体(1)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面(2)与所述隔板本体(1)的夹角为0°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洋平史佳俊刘豆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