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锦多专利>正文

液化气气相不同成份的配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47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化气气相不同成分的配比装置,它由浮子、气管、混合器等组成。利用丁烷气体和丙烷气体的不同比重和两个气管不同位置使丙烷气体和丁烷气体分别从两个气管里取出,再在混和器混和,以保证进入发动机可燃气体的最佳配比。该装置可以用于液化气的汽车、摩托车和助动车等发动机的燃气供给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气相不同成份的配比装置。液化气助动车、摩托车由于污染少是一种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它将替代现有燃油助动车、摩托车。目前国内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正在积极开发研制中,但试车下来结果均不理想。该种车辆发动机所用的燃气是取自液化气钢瓶内自然气化饱和蒸气。由于车用液化气的主要成份是丙烷和丁烷,气化后丙烷气体和丁烷气体的比重是不同的,而且相差比较大,丙烷气体比丁烷气体轻,因此浮在钢瓶的上端,丁烷气体则在下层。现有的钢瓶阀是安装在钢瓶上方,因此发动机开始得到的可燃气体都是丙烷气体,所以发动机易启动但动力性较差,当运行一段时间后,上层的丙烷气体用完后,则只能用大部分的丁烷气体和刚刚气化的一部份丁烷,这样发动机启动性差,影响车辆行驶质量。液化气汽车解决这个问题是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液化气液体直接气化的办法解决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化气助动车、摩托车汽车上能均匀配气。使发动机能够得到比例恒定的可燃气体,结构简单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原有助动车、摩托车的取气是靠装在钢瓶上方的钢瓶阀里一管路实现的。现在我们在钢瓶内放一个浮子(实际上是借用测量液位高低的浮子)在浮子上方固定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和钢瓶上钢瓶阀一气路相联,形成一个混和器。由于丁烷气体聚集液面上方,丙烷气体的下面,因此这根软管不论液面如何变化,始终只进丁烷气体。在钢瓶上端钢瓶阀上一路气管只进丙烷。这样气路的孔径定下来以后,两种气体混和比例不会变了,发动机能够得到最佳配比的可燃气体。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从钢瓶内引出可然气体时分两根气管,一根端口在钢瓶的上方,专门引出丙烷气体,一根端口在液面上方,专门引出丙烷气体,并且两路气体按配比引出,因此混和后发动机能够始终得到最佳配比的可燃气体,它能兼顾到启动性和动力性,而且这样结构非常简单,实用可靠。如附图说明图1 1钢瓶 2液化气液 3丁烷气体层 4丙烷气体层 5阀门6混和器 7丙烷气体气管 8丁烷气体气管 9浮子图1为液化气气相不同成份的配比装置的示意图。液化气液在钢瓶1内气化后,由于不同成份的气体比重不一样。丙烷气体聚集在钢瓶上方,形成丙烷气体层4,丁烷气体由于比重重,而聚集丙烷气体层下方,液面的上方,形成丁烷气体层3。丙烷气体层4的气体由上方丙烷气体管7引出,丁烷气体层的气体由丁烷气体管8引出,由于丁烷气体层8的入气端口在浮子上随液面上下,所以能保证它始终处于丁烷气体层里,进入的气体也保证全部是丁烷气体了。根据液化气液的成份比,定下丙烷是管7,丁烷是管8,孔径大小,就能保证钢瓶1内的丙烷气体层7和丁烷气体层8气层厚度相对稳定,所以不管车辆在何种情况下,发动机得到的可燃气体是最佳配比,因为液化气成份是发动机需要的最佳配比,而这个装置保证按液化气成份比的气体供给发动机。权利要求一种液化气气相不同成份的配比装置,它由浮子、气管、混合器等组成,其特征为所述一根气管装在钢瓶上方,一根管子装在浮子上面。专利摘要一种液化气气相不同成分的配比装置,它由浮子、气管、混合器等组成。利用丁烷气体和丙烷气体的不同比重和两个气管不同位置使丙烷气体和丁烷气体分别从两个气管里取出,再在混和器混和,以保证进入发动机可燃气体的最佳配比。该装置可以用于液化气的汽车、摩托车和助动车等发动机的燃气供给上。文档编号F23K5/08GK2422538SQ0021695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范锦多, 刘士良, 丁一鸣 申请人:范锦多, 刘士良, 丁一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气相不同成份的配比装置,它由浮子、气管、混合器等组成,其特征为所述一根气管装在钢瓶上方,一根管子装在浮子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锦多刘士良丁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范锦多刘士良丁一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