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中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351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中空板,它包括中空板体和支撑端板,所述中空板体包括筋板、侧板和基板,基板设有两块,且相互平行,并由多块竖直的筋板连接,两基板和每两块相邻的筋板形成矩形空腔;两侧板位于中空板体两侧边且相互平行;所述基板与侧板在筋板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筋板的长度,以及筋板的两端位于中空板体的内部,并且在中空板体的两侧形成供支撑端板卡置的定型槽;所述筋板与基板的连接处以及侧板和基板的连接处均可弯折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可折叠的中空板占用过多空间,不便于存放与运输的问题。

Foldable hollow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中空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中空板。
技术介绍
中空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环保效果明显、防静电导电阻燃、表面光滑美观、颜色齐全,能够节省很多材料并降低成本,非常轻便。其中空的结构使其厚度增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对其运输与存放造成不便。在公开号为CN205350826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中空板,包括:至少两块相平行的面板,并且,每相邻两块所述面板分别由一折叠芯体连接;其中,每一所述折叠芯体均包含两块基板,并且,两块所述基板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面板贴合;两块所述基板之间依次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筋板,并且,每相邻两块所述面板之间可拆卸地设置垂直于所述筋板的封边板;所述基板和所述筋板为一体结构,并且,所述筋板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基板铰接。但在上述结构的可折叠中空板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将支撑元件与空腔或是将支撑元件的夹缝与筋板逐一对准,并且,折叠过的中空板展开后,其筋板不易恢复竖直状态,其空腔也难以恢复成一个标准的矩形,令实施者在将支撑元件与空腔或是筋板一一对准的繁琐工作之余,还需要解决存在一定难度的对准工作。因而具有工作繁琐、耗时长、劳动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中空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中空板,包括中空板体和支撑端板,所述中空板体包括多块筋板、两块侧板和两块基板,两基板相互平行,并由多块竖直的筋板连接,两基板和每两块相邻的筋板形成矩形空腔;两侧板位于中空板体两侧边且相互平行;所述基板与侧板在筋板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筋板的长度,以及筋板的两端位于中空板体的内部,并且在中空板体的两侧形成供支撑端板卡置的定型槽;所述筋板与基板的连接处以及侧板和基板的连接处均可弯折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端板包括支撑凸板和封边板,支撑凸板居中置于封边板面上。优选的,位于最两侧的筋板上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支撑凸板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魔术贴,其位置与所述筋板上的第一魔术贴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支撑凸板的长和宽均与所述中空板体两端的定型槽的长和宽相等,且其厚度与所述定型槽深度相等。本技术的优点为:折叠状态的中空板不占用过多空间,运输方便;支撑端板使得展开后的中空板牢固可靠,稳定性强。本技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及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空板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空板体主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空板体侧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端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端板主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空板体折叠状态示意图。图中:1-中空板体、2-筋板、3-侧板、4-基板、5-第一魔术贴、6-支撑凸板、7-封边板、8-第二魔术贴、9-支撑端板、10-空腔、11-定型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可折叠中空板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包括中空板体1和支撑端板9,所述中空板体1包括筋板2、侧板3和基板4,基板4设有两块,且相互平行,并由多块竖直的筋板2连接,两基板4和每两块相邻的筋板2形成矩形空腔10,空腔10为矩形,较三角形更易发生形变,有利于折叠。两侧板3位于中空板体1两侧边且相互平行;所述基板4与侧板3在筋板2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筋板2的长度,以及筋板2的两端位于中空板体1的内部,并且在中空板体1的两侧形成供支撑端板9卡置的定型槽11;所述筋板2与基板4的连接处以及侧板3和基板4的连接处均可弯折设置。如图3所示,由于折痕的存在,折叠过的中空板容易自行恢复折叠状态,中空板展开后,支撑端板9卡于中空板体1两端,用于支撑固定,使得中空板能够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同时该支撑端板还可起到封边作用。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端板9包括支撑凸板6和封边板7,支撑凸板6居中置于封边板7面上。将支撑凸板6卡置于所述定型槽11内,方便快捷地对中空板进行支撑,避免了需要将支撑元件与空腔10或是筋板2逐一对准的麻烦。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最两侧的筋板2上设有第一魔术贴5,所述支撑凸板6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魔术贴8,其位置与所述筋板2上的第一魔术贴5的位置相对应。支撑端板9与中空板体1在支撑凸板6与定型槽11卡接的基础上,经魔术贴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保证,且魔术贴置于两侧边,能以最少的设置数量,起到稳定效果,节省了制作材料。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凸板6的长和宽均与所述中空板体1两端的定型槽11的长和宽相等,且其厚度与所述定型槽11深度相等。可令支撑凸板6与所述中空板体1两端的定型槽11恰好卡扣,保证紧密性与封闭性,使得两者的连接更牢固,封边效果也可更有效。本技术实现了中空板的便利折叠与展开功能。在中空板需要折叠时,手持支撑端板9的封边板7,撕开相互粘贴的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8,将两端支撑端板9上的支撑凸板6抽出所述定型槽11,之后,将中空板体1如图6所示进行折叠即可,由于支撑凸板6也为厚度很小的板块,故可叠加放置,即整个中空板放置与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小,形状单一,整理方便。在中空板展开时,先将两侧板3立起,多块筋板2也随之竖直,然后将支撑凸板6置入定型槽11内,随按压封边板7两侧,令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8相互紧贴,即可固定中空板,并且,支撑端板9的封边板7可对中空板体1进行封边,实施方便,效果良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中空板,它包括中空板体(1)和支撑端板(9),所述中空板体(1)包括多块筋板(2)、两块侧板(3)和两块基板(4),两基板(4)相互平行,并由多块竖直的筋板(2)连接,两基板(4)和每两块相邻的筋板(2)形成矩形空腔(10);两侧板(3)位于中空板体(1)两侧边且相互平行;其特征是:所述基板(4)与侧板(3)在筋板(2)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筋板(2)的长度,以及筋板(2)的两端位于中空板体(1)的内部,并且在中空板体(1)的两侧形成供支撑端板(9)卡置的定型槽(11);所述筋板(2)与基板(4)的连接处以及侧板(3)和基板(4)的连接处均可弯折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中空板,它包括中空板体(1)和支撑端板(9),所述中空板体(1)包括多块筋板(2)、两块侧板(3)和两块基板(4),两基板(4)相互平行,并由多块竖直的筋板(2)连接,两基板(4)和每两块相邻的筋板(2)形成矩形空腔(10);两侧板(3)位于中空板体(1)两侧边且相互平行;其特征是:所述基板(4)与侧板(3)在筋板(2)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筋板(2)的长度,以及筋板(2)的两端位于中空板体(1)的内部,并且在中空板体(1)的两侧形成供支撑端板(9)卡置的定型槽(11);所述筋板(2)与基板(4)的连接处以及侧板(3)和基板(4)的连接处均可弯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乍浦塑料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