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33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53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所述保护壳体用于容纳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板;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并包括: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主机的容纳腔室。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扣合连接而形成容纳腔室,从而可以容纳主机,并对主机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与现实场景相差无几的视觉感受,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体验VR和AR技术,VR和AR通常使用头戴式设备进行显示。头戴式设备是佩戴在用户头部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在佩戴后使用于进行VR或AR显示的显示屏位于用户眼睛的前方。通过在头戴式设备中的显示屏中,与佩戴用户左眼和右眼对应的区域显示相应的内容,从而可以使用户体验到VR或AR的显示效果。头戴式设备可包括主机,该主机主要可包括光机组件、摄像组件和主板等。主机的这些部件可能容易遭到由于掉落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破坏。因此,主机需要在设备内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保护壳体,用于容纳头戴式设备的主机。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板;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包括: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主机的容纳腔室。在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头戴式设备,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保护壳体、松紧调节机构、系带组件和受力组件。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以形成用以容纳主机的容纳腔室,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卡合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松紧调节机构,与所述保护壳体相对设置。所述系带组件连接所述保护壳体的两端以及所述松紧调节机构的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环形框架,所述系带组件被配置为伸入所述松紧调节机构中以使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对所述系带组件的长度进行调整。所述受力组件安装于所述环形框架上。在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头戴式设备,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保护壳体与系带组件。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连接,以形成用以容纳主机的容纳腔室。所述系带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头带及第二头带,每一所述第一头带及第二头带的一端开设有长度调节孔,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一头带及第二头带具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从所述连接部伸出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室内。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连接而形成容纳腔室,从而可以用于容纳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并对主机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第一壳体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5是图4中第一壳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中第一壳体组件的主前壳的立体放大图;图7是图6中主前壳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是图5中第一壳体组件的主后壳的立体放大图;图9是图8中主后壳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0是图5中第一壳体组件的面罩的立体放大图;图11是图10中面罩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2是图5中第一壳体组件的后盖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5中主壳装饰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4是图2中光机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光机组件的光机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摄像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摄像组件和光机支架的立体组装图;图1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主板、扬声器组件和麦克风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主板、扬声器组件和麦克风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设备的第一壳体组件与视力调节眼镜的立体分解图;图21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的第一壳体组件、光机组件、摄像组件、扬声器和主板的剖视图;图22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的第一壳体组件、光机组件、摄像组件、扬声器和主板的另一剖视图;图23是图1中头戴式设备的第一壳体组件、光机组件、摄像组件、扬声器和主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4为图1中系带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25为图24中系带组件的第一头带的立体组装图;图26为图25中第一头带的立体分解图;图27与图26类似,为第一头带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28为图2中圈A部分的立体放大图;图29与图24类似,显示系带组件中电源FPC与第二壳体组件相关元件的配合关系;图30为图24中系带组件的第二头带的立体组装图;图31为图30中第二头带的立体分解图;图32与图31类似,为第二头带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3为图3中圈B部分的立体放大图;图34为第二壳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5为第二壳体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36为图34中第二壳体组件中底后壳的立体组装图,并显示了与电池的装配关系;图37为图36中底后壳与电源支架的装配关系图;图38与图34相似,为图34中底后壳又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9为图37中电源支架的立体放大图;图40为图34中连接件的立体图。图41为松紧调节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2为图41中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43为图41中棘爪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4与图43相似,为图41中棘爪组件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5为图44的部分组装图;图46为图45中两个棘爪的立体图;图47为图41中棘爪组件的部分元件与第一壳体组装的立体图;图48为系带组件与松紧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组装图;图49为图41中旋钮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0与图49相似,为图41中旋钮组件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1与图48相似,为系带组件与松紧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组装图;图52为图1中受力组件的第一受力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3为图1中受力组件的第二受力件与第二壳体组件中底前壳的分解图;图54为图53中第二受力件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壳体,用于容纳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包括:/n第一壳体,包括:/n顶板;和/n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一侧;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包括:/n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和/n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及/n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主机的容纳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壳体,用于容纳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
顶板;和
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一侧;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包括:
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和
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及
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主机的容纳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盖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用以覆盖所述顶板;
其中,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顶板的表面设有凸柱,所述顶板开设通孔,所述凸柱插入所述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凸脊部,所述凸脊部自所述顶板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盖板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凸脊部限定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卡扣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或粘结结构;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为卡扣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或粘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面罩,所述面罩的上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并且罩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面罩的下部分超出所述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还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面罩的下部分连接,并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后盖与所述面罩的下部分之间用于形成保护空间。


7.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扣合,以形成用以容纳主机的容纳腔室,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卡合的第二连接机构;松紧调节机构,与所述保护壳体相对设置;
系带组件,连接所述保护壳体的两端以及所述松紧调节机构的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环形框架,所述系带组件被配置为伸入所述松紧调节机构中以使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对所述系带组件的长度进行调整;以及
受力组件,安装于所述环形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组件包括两个头带,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对所述两个头带的重叠长度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包括:
第一受力件,连接所述保护壳体,且位于所述环形框架的一侧;以及
第二受力件,连接所述松紧调节机构,且位于所述环形框架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头带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从所述头带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添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