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9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包括弹性隔离套、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所述采样管的外壁底部固定有多个沿采样管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缓冲组件,所述采样管的外壁上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所述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层外部上,且所述电伴热带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组件,所述弹性隔离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并在其之间设置弹性隔离套,阻断了热量传递,降低了热量传递的速度,保温效果更好,同时设置缓冲组件,使电伴热带受拉力时,自身长度能够微调,降低了施加于电伴热带上的拉力。

Tracing line for sam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样用的伴热管线
本技术涉及伴热管线
,具体涉及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
技术介绍
在线取样系统中,气体由采样头抽取后,经伴热带伴热的采样管送到检测仪器进行监测。伴热管能够保证样气不结露,保证了组分的真实性。目前一般伴热带采用的为恒功率电热元件。常规伴热管线的结构为伴热带和样气管直接贴合在一起,热的伴热带使得样气管与伴热带相接触的一边的温度高于另一边的温度,使得样气管横截面上的温度不均匀,这就导致样气管内样气的温度不能完全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容易使部分气体结露,影响检测的真实性;因此,将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采样管上,为了电伴热带被保温材料包覆时不发生弯折,电伴热带与采样管之间不存在缝隙,完全处于接触状态,而且现有采样管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当伴热管线整体发生弯曲时或受热膨胀时,电伴热带受到一个拉力,长时间处于拉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而导致损坏;同时,现有伴热管线均采用一层保温材料,与外界的热交换相对很大,能耗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不仅设置两层保温层,而且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通过弹性隔离套分隔开,阻断了热量传递,降低了热量传递的速度,保温效果更好,同时设置缓冲组件,使电伴热带受拉力时,在缓冲组件的缓冲下,自身长度能够微调,降低了施加于电伴热带上的拉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包括护套、电伴热带、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和电伴热带设于所述护套内,还包括弹性隔离套、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所述采样管的外壁底部固定有多个沿采样管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缓冲组件,所述采样管的外壁上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所述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层外部上,且所述电伴热带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组件,所述弹性隔离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保温层包覆在采样管和电伴热带外侧,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圆柱、两个套接的弹性套,两个所述弹性套之间通过多个圆柱实现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采样管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缓冲块上沿采样管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电伴热带配合的贯穿孔,所述电伴热带穿过贯穿孔缠绕在金属导热层外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贯穿孔的顶壁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贯穿孔的顶壁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弹性套、缓冲块均采用耐高温橡胶材质制成。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样管的内壁上上附着一层铝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金属导热层为铜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为玻璃纤维保温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保温效果,而且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通过设置弹性隔离套分隔开,阻断了热量传递,降低了与外界热量传递的速度,使保温效果更好,减少了能耗损失,同时弹性隔离套具有弹性,能够跟随伴热管线任意弯曲而不损坏,保证了弹性隔离套的使用寿命,也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对伴热管线整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采样管、电伴热带因受到挤压而损坏;2、通过在采样管的底部设置多个缓冲块,电伴热带缠绕过程中穿过多个缓冲块,缓冲块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电伴热带受拉力时,挤压缓冲块,实现电伴热带自身长度的微调功能,降低了施加于电伴热带上的拉力,避免因拉力过大而损坏,延长了电伴热带的使用寿命,缓冲块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有助于提高缓冲块的弹性;3、将贯穿孔的顶壁设计为弧形结构,有利于电伴热带在缠绕过程中弯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用的伴热管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护套;2、第二保温层;3、圆柱;4、弹性隔离套;5、金属导热层;6、采样管;7、电伴热带;8、缓冲块;9、贯穿孔;10、第一保温层;11、铝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用的伴热管线的一实施例,包括护套1、电伴热带7、采样管6,所述采样管6和电伴热带7设于所述护套1内,还包括弹性隔离套4、第一保温层10、第二保温层2,所述采样管6的外壁底部固定有多个沿采样管6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缓冲组件,所述采样管6的外壁上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5,所述电伴热带7螺旋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层5外部上,且所述电伴热带7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组件,所述弹性隔离套4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2之间,所述第一保温层10包覆在采样管6和电伴热带7外侧,所述护套1包覆于所述第二保温层2的外侧,所述弹性隔离套4包括圆柱3、两个套接的弹性套,两个所述弹性套之间通过多个圆柱3实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2两层保温设置,提高了伴热管线整体的保温效果,在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2之间设置弹性隔离套4,不仅能够将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2隔开,使护套1与采样管6、电伴热带7分隔开,避免使护套1外界的温度和第一保温层10内部的温度互相传递,提高了保温效果,降低了能量损耗,而且弹性隔离套4具有弹性,避免伴热管线发生弯曲时,弹性隔离套4损坏,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8,所述缓冲块8与所述采样管6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缓冲块8上沿采样管6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电伴热带7配合的贯穿孔9,所述电伴热带7穿过贯穿孔9缠绕在金属导热层5外部。所述贯穿孔9的顶壁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贯穿孔9的顶壁上开设有贯通的通孔。通过缓冲块8的设置,不仅对电伴热带7起到固定作用,而且使电伴热带7相对于采样管6处于放松状态,当伴热管线发生弯曲或采样管6自身热胀冷缩时,电伴热带7受拉力时能够通过挤压缓冲块8伸缩自如,防止因伴热管线发生弯曲时,电伴热带7因缠绕过紧和空间小使其无法自由伸缩而损坏,对电伴热带7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电伴热带7的使用寿命。所述圆柱3、弹性套、缓冲块8均采用耐高温橡胶材质制成。所述采样管6的内壁上上附着一层铝箔11。所述金属导热层5为铜箔,导热更加均匀。所述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2均为玻璃纤维保温材料。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将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采样管上,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块上的贯穿孔,然后依次包覆第一保温层、弹性隔离套、第二保温层、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保温效果,而且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通过设置弹性隔离套分隔开,阻断了热量传递,降低了与外界热量传递的速度,使保温效果更好,减少了能耗损失,同时弹性隔离套具有弹性,能够跟随伴热管线任意弯曲而不损坏,保证了弹性隔离套的使用寿命,也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对伴热管线整体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包括护套、电伴热带、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和电伴热带设于所述护套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离套、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所述采样管的外壁底部固定有多个沿采样管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缓冲组件,所述采样管的外壁上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所述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层外部上,且所述电伴热带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组件,所述弹性隔离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保温层包覆在采样管和电伴热带外侧,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圆柱、两个套接的弹性套,两个所述弹性套之间通过多个圆柱实现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包括护套、电伴热带、采样管,所述采样管和电伴热带设于所述护套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离套、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所述采样管的外壁底部固定有多个沿采样管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缓冲组件,所述采样管的外壁上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所述电伴热带螺旋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层外部上,且所述电伴热带在缠绕过程中依次穿过多个缓冲组件,所述弹性隔离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保温层包覆在采样管和电伴热带外侧,所述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外侧,所述弹性隔离套包括圆柱、两个套接的弹性套,两个所述弹性套之间通过多个圆柱实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用的伴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采样管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上沿采样管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电伴热带配合的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银河电线电缆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