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包括管状件和管道密封圈;管状件沿轴向依次包括主管体、管道限位管体、第一连接管体、密封圈容纳管体和密封圈限位管体,密封圈容纳管体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内径,密封圈限位管体的内径沿着远离密封圈容纳管体的方向先增加再减小;管道密封圈安装于管状件内,管道密封圈包括位于密封圈限位管体内的环形限位部和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内的筒形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且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其安装后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也允许产生一定的位置调整。

A new type of compression pipe connector which can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管道是必不可少的,管道可以用于水气的输送等方面,管道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如焊接、法兰连接、螺纹连接、承插连接、胶接和卡压连接等。卡压式管件连接技术逐渐开始取代螺纹、焊接、胶接等传统的管道连接技术,卡压式管件连接具有保护水质卫生、抗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施工时将带有特种密封圈的承口管件与管道连接,用专用工具压紧管口而起到密封和紧固作用,施工中具有安装便捷、连接可靠及经济合理等优点。目前进行管件卡压时,被卡压处大多会卡压成棱柱形,但卡压后存在卡压式管件位置不易调整的问题,如果将环形,管道的密封性易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安装后可提供较好的密封能力和较好的容错能力。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包括管状件和管道密封圈;管状件沿轴向依次包括主管体、管道限位管体、第一连接管体、密封圈容纳管体和密封圈限位管体,密封圈容纳管体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内径,密封圈限位管体的内径沿着远离密封圈容纳管体的方向先增加再减小;管道密封圈安装于管状件内,管道密封圈包括位于密封圈限位管体内的环形限位部和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内的筒形限位部。优选地,第一连接管体的内径沿着远离管道限位管体的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管状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管体,第二连接管体位于主管体和管道限位管体之间;管道限位管体的内径大于主管体内径,第二连接管体的内径沿着远离主管体的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主管体、第二连接管体、管道限位管体、第一连接管体、密封圈容纳管体和密封圈限位管体一体成型。优选地,密封圈限位管体上最小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内径,并小于密封圈容纳管体内径。优选地,管道密封圈与管状件的内壁相贴合。优选地,管道密封圈的内部通孔呈圆柱形。优选地,管道密封圈的内径与管道限位管体的内径相等。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且利用本技术的结构,在其安装后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也允许产生一定的位置调整,本技术提供有多个卡压点,使用时,在本技术上插入内管,在管道限位管体处进行环形卡压,使位于限位管体处的内管随着卡压发生形变,卡压后可以防止本技术沿内管径向发生移动,并允许本技术产生一定的转动,另外对密封圈容纳管体和密封圈限位管体处进行卡压,管道密封圈允许本技术发生一定的转动,通过环形限位部和筒形限位部配合,减少了管道密封圈在安装和卡接过程中位置大幅度偏移的可能,而且为本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卡接空间,允许卡接位置具有一定的误差,还有利于实现多层密封,有效提高本技术安装后的密封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内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包括管状件1和管道密封圈2;管状件1沿轴向依次包括主管体11、管道限位管体13、第一连接管体14、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13内径,密封圈限位管体16的内径沿着远离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方向先增加再减小;管道密封圈2安装于管状件1内,管道密封圈2包括位于密封圈限位管体16内的环形限位部21和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15内的筒形限位部22。本技术的结构为管件提供了多个卡压点,本技术使用时,在本技术上插入内管3,可对管道限位管体13处进行环形卡压,使管道限位管体13和位于限位管体13处的内管3均发生形变,虽然进行环形卡压后管道限位管体13处的密封能力并不强,但是可以防止本技术沿内管3径向发生移动,且允许本技术产生一定的转动,另外可对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处进行卡压,并使卡压后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的内管3保持原形,这种卡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管道密封圈2的密封能力,并减少管道密封圈2损坏的可能,而且允许本技术发生一定的转动。通过环形限位部21和筒形限位部22配合,减少了管道密封圈2在安装和卡接过程中位置大幅度偏移的可能,而且为本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卡接空间,允许卡接位置具有一定的误差,还可以实现双层密封,有效提高本技术安装后的密封能力,本技术安装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内管3即本技术需要连接的管道,内管3的外径因不大于管道限位管体13的内径。为了便于内管3穿过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后进入管道限位管体13,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管体14的内径沿着远离管道限位管体13的方向逐渐增加。为了便于管体13在管状件1内实现定位,本实施方式中,管状件1还包括第二连接管体12,第二连接管体12位于主管体11和管道限位管体13之间;管道限位管体13的内径大于主管体11内径,第二连接管体12的内径沿着远离主管体11的方向逐渐增加。为了便于管状件1进行制造,并减少卡压过程中管状件1损坏的可能,本实施方式中,主管体11、第二连接管体12、管道限位管体13、第一连接管体14、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一体成型。为了便于内管3穿过密封圈限位管体16,并减少卡压后密封圈限位管体16导致内管3形变的可能,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限位管体16上最小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13内径,并小于密封圈容纳管体15内径。内管3的外径采用与管道限位管体13的内径相等为最佳,为了提高管道密封圈2的密封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管道密封圈2与管状件1的内壁相贴合;管道密封圈2的内部通孔呈圆柱形;管道密封圈2的内径与管道限位管体13的内径相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件(1)和管道密封圈(2);/n管状件(1)沿轴向依次包括主管体(11)、管道限位管体(13)、第一连接管体(14)、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13)内径,密封圈限位管体(16)的内径沿着远离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方向先增加再减小;/n管道密封圈(2)安装于管状件(1)内,管道密封圈(2)包括位于密封圈限位管体(16)内的环形限位部(21)和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15)内的筒形限位部(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件(1)和管道密封圈(2);
管状件(1)沿轴向依次包括主管体(11)、管道限位管体(13)、第一连接管体(14)、密封圈容纳管体(15)和密封圈限位管体(16),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内径大于管道限位管体(13)内径,密封圈限位管体(16)的内径沿着远离密封圈容纳管体(15)的方向先增加再减小;
管道密封圈(2)安装于管状件(1)内,管道密封圈(2)包括位于密封圈限位管体(16)内的环形限位部(21)和位于密封圈容纳管体(15)内的筒形限位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体(14)的内径沿着远离管道限位管体(13)的方向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卡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管状件(1)还包括第二连接管体(12),第二连接管体(12)位于主管体(11)和管道限位管体(13)之间;
管道限位管体(13)的内径大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怀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