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0244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它包括:步骤1、野外地质勘测;步骤2、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样品采样点;步骤3、获取样品SWIR光谱数据;步骤4、分析解译样品SWIR光谱数据;步骤5、建立矿区蚀变矿物光谱匹配库,得到含水矿物蚀变分带标志;步骤6、获取样品磁化率数据;步骤7、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及XRD数据验证,得到钾化带标志;步骤8、建立SWIR和磁化率综合分带标准;步骤9、划分平面及剖面蚀变分带;步骤10、提取SWIR及磁化率找矿指标;解决了难以利用短波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准确识别钾化带等技术问题。

Identification of alteration zones of porphyry deposits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矿产勘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斑岩矿床作为全球Cu、Mo、Re、Se和Te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最重要来源,极具经济与科研价值,始终是找矿勘查和矿床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大量研究表明,该类矿床通常发育独特的热液蚀变分带,理想的蚀变分带模式是围绕岩体由深部至浅部,依次为钾化带(钾长石-黑云母-石英-磁铁矿)、绢英岩化带(石英-绢云母-伊利石-黄铁矿)、泥化带(石英-高岭石-蒙脱石)、青磐岩化带(绿帘石-方解石-绿泥石)。因此,准确识别特征蚀变矿物、建立蚀变矿物共生组合、总结蚀变分带规律,成为斑岩矿床找矿勘查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方法是依靠具有丰富先验知识的专业地质师,他们主要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的方法鉴定这些蚀变矿物,进而划分蚀变分带。然而,由于蚀变矿物的颗粒通常较细、含量相对较低,给准确鉴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尽管实验室内的光薄片鉴定以及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能够辅助解决这一难题,但是,室内分析制样繁琐、费用昂贵且测试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它包括:/n步骤1、野外地质勘测;/n步骤2、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样品采样点;/n步骤3、获取样品SWIR光谱数据;/n步骤4、分析解译样品SWIR光谱数据;/n步骤5、建立矿区蚀变矿物光谱匹配库,得到含水矿物蚀变分带标志;/n步骤6、获取样品磁化率数据;/n步骤7、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及XRD数据验证,得到钾化带标志;/n步骤8、建立SWIR和磁化率综合分带标准;/n步骤9、划分平面及剖面蚀变分带;/n步骤10、提取SWIR及磁化率找矿指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它包括:
步骤1、野外地质勘测;
步骤2、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样品采样点;
步骤3、获取样品SWIR光谱数据;
步骤4、分析解译样品SWIR光谱数据;
步骤5、建立矿区蚀变矿物光谱匹配库,得到含水矿物蚀变分带标志;
步骤6、获取样品磁化率数据;
步骤7、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及XRD数据验证,得到钾化带标志;
步骤8、建立SWIR和磁化率综合分带标准;
步骤9、划分平面及剖面蚀变分带;
步骤10、提取SWIR及磁化率找矿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样品采样点的方法为:依据矿区范围已知矿体产状、勘探工程布置等地质信息,选择横切和纵切矿体的典型勘探线剖面,挑选这些剖面内的地表露头和钻孔作为采样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获取样品SWIR光谱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3.1、针对选定勘探线剖面内的地表露头和钻孔确定取样间距;取样的同时对样品进行编号及位置记录;
步骤3.2、连接红外光谱仪和电脑,同时连接探头;在热机30分钟之后,打开数据收集软件依据样品的性质设定仪器暗电流、光谱平均和基准白参数;
步骤3.3、对样品进行清洗并晾干,每个样品在不同位置测量2-3次,每测试20-30分钟之后对仪器进行一次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量的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分析解译样品SWIR光谱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4.1、将所选样品依据勘探线及钻孔的不同进行分类建档,通过光谱解译软件建立各自的工程文件;建立工程文件之前要将光谱数据统一标准化并重新进样,依次设定进样间距,并进行均匀化处理;
步骤4.2、完成重新进样之后,对解译软件内置的标准库进行挑选设定,选择大概率出现的矿物,屏蔽在特定矿床条件下不会出现的矿物;
步骤4.3、软件自动解译之后要对光谱数据一一检查,对可信度低、重复样不一致、信噪比低的谱线进行处理,或人工输入或删去,并对应样品位置寻找出错原因;
步骤4.4、对SWIR的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包括特定位置吸收深度、吸收位置和结晶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成彪田丰田振东郭剑衡张兴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