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8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尘防溢领域,公开了一种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包括罩体、气缸、支撑架、第二刷体和阀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阀板活动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刷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端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刷体与所述阀板相接触;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一扣合位和第二扣合位,所述第一扣合位与所述第一支撑端扣合,所述第二扣合位与所述第二支撑端扣合,实现粉尘的防溢出,从而降低车间空气的粉尘含量。

Gate dust anti overflow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口粉尘防溢机构
本技术涉及粉尘防溢领域,特别是一种闸口粉尘防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产能也随之提高,用于汽车上的聚丙烯塑料需求也随之增加,聚丙烯塑料颗粒加工时需要将塑料原材料加工,但是,由于原材料基本为粉状结构的,所以需要经过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常常用到阀门,通过将阀板插入到原料输送通道内,实现原料的阻隔。但是,由于阀板反复的运动,自身也存在间隙,所以塑料粉尘往往通过间隙以及阀板运动的推动作用,会溢出部分粉尘,而现有技术中却没有对该部分结构进行改进,往往导致车间中空气粉尘含量增加,影响到车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实现粉尘的防溢出,从而降低车间空气的粉尘含量。其技术方案如下: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包括罩体、气缸、支撑架、第二刷体和阀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阀板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气缸、支撑架、第二刷体和阀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n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阀板活动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刷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端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刷体与所述阀板相接触;/n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一扣合位和第二扣合位,所述第一扣合位与所述第一支撑端扣合,所述第二扣合位与所述第二支撑端扣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气缸、支撑架、第二刷体和阀板,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
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所述第一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端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阀板活动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刷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端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刷体与所述阀板相接触;
所述罩体设置有第一扣合位和第二扣合位,所述第一扣合位与所述第一支撑端扣合,所述第二扣合位与所述第二支撑端扣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位与所述第一支撑端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二扣合位与所述第二支撑端的外轮廓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上罩和下罩,所述上罩和下罩均设置有第一扣合位和第二扣合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闸口粉尘防溢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剑城朱福朋符绍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