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
本技术涉及密封
,具体为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密封有两种:静密封和动密封。现有静密封主要有法兰连接垫片密封、自紧密封、0型环密封、胶密封、填料密封和直接接触密封等;动密封主要有毛毡密封、软填料密封、挤压密封、唇形密封、油性密封、涨圈密封、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和离心密封等。目前的所有动、静密封类型几乎能够满足工业设备和仪器的需求。然而,现有密封及技术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一是密封的等级受环境压力约束较大,即环境压力大则密封等级也得随之提高,受到空间和等级限制,难度极大;二是密封失效后,对密封腔没有补救或保护措施,密封腔中极易进入环境流体,腔体受到污染,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三是密封失效的检测相对滞后,有些密封问题造成设备工作效能下降或不工作,通过检查才能知道是密封失效所致;四是当密封体在复杂的受力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时其性能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在拉、压、弯、扭、剪等复杂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动静密封效果,在水、泥浆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其动静密封受到极大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腔体(1)和环境腔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1)设置在环境腔体(17)的内部,所述密封腔体(1)的内部下端固定有压力平衡储液腔(2),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2)内设置有蓄能气体包(3),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2)的上部出口与遥控电磁开关(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遥控电磁开关(4)的另一端与潜水液压泵(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腔体(1)的上端设置有运动部件(6),所述运动部件(6)的一端插入密封腔体(1)内,所述运动部件(6)的另一端设置在密封腔体(1)外,且所述运动部件(6)与密封腔体(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7),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包括密封腔体(1)和环境腔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1)设置在环境腔体(17)的内部,所述密封腔体(1)的内部下端固定有压力平衡储液腔(2),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2)内设置有蓄能气体包(3),所述压力平衡储液腔(2)的上部出口与遥控电磁开关(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遥控电磁开关(4)的另一端与潜水液压泵(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腔体(1)的上端设置有运动部件(6),所述运动部件(6)的一端插入密封腔体(1)内,所述运动部件(6)的另一端设置在密封腔体(1)外,且所述运动部件(6)与密封腔体(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7),所述运动部件(6)的四周设置有自保护密封支撑(8),所述自保护密封支撑(8)通过自保护密封支撑固定螺栓(18)固定在密封腔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自保护密封支撑(8)的内部设置有自保护密封气囊(9),且所述密封腔体(1)的上端面外部盲孔内固定有环境压力传感器(10),所述密封腔体(1)的上端面通孔内固定有密封腔压力传感器(11),所述密封腔压力传感器(11)的探头插入至密封腔体(1)内,所述密封腔压力传感器(11)的上方设置有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12),所述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12)亦固定在密封腔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自保护气体发生壳体(12)内分别设置有自保护气体药品(13)和自保护发热电阻丝(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自平衡自保护智能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护密封支撑(8)包括支撑上盖(801)、支撑中部环(802)、支撑通孔(803)、支撑下盖(804)、固定螺栓通孔(805)和自保护密封气囊气咀通孔(806),所述自保护密封气囊(9)包括自保护密封气囊外腔体(901)、自保护密封气囊气咀(902)、自保护密封气囊内外腔体连通孔(903)和自保护密封气囊内腔体(904),所述支撑上盖(801)的下底面分别与自保护密封气囊外腔体(901)的上平面和自保护密封气囊内腔体(904)的上平面弹性接触紧配合,所述支撑下盖(804)的上顶面分别与自保护密封气囊外腔体(901)的下平面和自保护密封气囊内腔体(904)的下平面弹性接触紧配合,所述自保护密封气囊(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民,谢晓波,高科,孙友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