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6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温机,具体涉及氧化锆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壳体,炉壳体内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底部对立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外壳体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炉壳体内的底面上,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物料放置架,固定座的对立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板的一端均穿过固定座,固定座内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的固定座上还设置有U形调节座,U形调节座的U形开口内还活动设置有T形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对炉壳体内的空间大小进行调节,通过改变空间大小进行升温,操作方便等优点。

A kind of he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锆珠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升温机。
技术介绍
化工、冶金领域中,通常会对对反应料液进行升温。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各种槽体、物料筒等对反应料液进行升温,但是目前的各种升温槽通常是在槽体内放入加温装置来作为热源对反应料液进行升温,这种结构不仅容易污染到反应料液,同时加温装置本身在长期工作之后也容易老化以及损坏;且现有的升温槽由于其排放口不易清洗,也对使用者带来困扰。而且当升温槽内部空间较大时,会产生升温槽内部的上下温度不一,影响工件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对炉壳体内的空间大小进行调节,通过改变空间大小进行升温,操作方便的升温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温机,包括炉壳体,炉壳体的一侧面为开口状,炉壳体的侧面开口上活动设置有炉门,炉壳体内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为中空状结构,且外壳体的纵截面为椭圆形,外壳体的底部对立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外壳体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炉壳体内的底面上,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体(1),炉壳体(1)的一侧面为开口状,炉壳体(1)的侧面开口上活动设置有炉门(2),炉壳体(1)内设置有外壳体(3),外壳体(3)为中空状结构,且外壳体(3)的纵截面为椭圆形,外壳体(3)的底部对立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且外壳体(3)通过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固定设置在炉壳体(1)内的底面上,外壳体(3)内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为中空状结构,固定座(4)上固定设置有物料放置架(6),固定座(4)的对立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41)和第二弧形板(42),第一弧形板(41)和第二弧形板(42)的弧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体(1),炉壳体(1)的一侧面为开口状,炉壳体(1)的侧面开口上活动设置有炉门(2),炉壳体(1)内设置有外壳体(3),外壳体(3)为中空状结构,且外壳体(3)的纵截面为椭圆形,外壳体(3)的底部对立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且外壳体(3)通过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固定设置在炉壳体(1)内的底面上,外壳体(3)内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为中空状结构,固定座(4)上固定设置有物料放置架(6),固定座(4)的对立两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41)和第二弧形板(42),第一弧形板(41)和第二弧形板(42)的弧形开口相对,第一弧形板(41)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板(42)的一端均穿过固定座(4),且第一弧形板(41)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板(42)的一端均活动设置在固定座(4)内,固定座(4)内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43)和第二轴(44),且第一弧形板(41)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板(42)的一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轴(43)和第二轴(44)上,第一轴(43)和第二轴(44)之间的固定座(4)上还设置有U形调节座(45),U形调节座(45)的U形开口内还活动设置有T形压杆(46),且T形压杆(46)顶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板(41)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板(42)的一端相接触,T形压杆(46)的底部活动设置在U形调节座(45)的U形开口内,固定座(4)内的顶部还设置有气缸(5),气缸(5)活塞杆与T形压杆(46)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致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