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1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6
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包括炉头及设置在炉头上的分火器;分火器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内的环状上座、设置在底盘和上座上的第一外火盖和位于第一外火盖内侧的第二外火盖及内火盖;底盘底面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内火盖向上穿出的缺口部;底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布并位于缺口部外侧的第一通气缺口;上座设置有与第一通气缺口相对的第二通气缺口,第二通气缺口的数量与第一通气缺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通气缺口和第二通气缺口位于第一外火盖和第二外火盖之间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通气缺口、第二通气缺口的设置促进燃烧器外部的空气持续补充到第二外火盖上。

A burner structure with outer ring and multi channel stainless steel furnac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
技术介绍
燃烧器包括炉头及设置在炉头上的分火器。传统的燃烧器燃烧时,由于分火器内没有设置空气补充通道以及分火器结构过于复杂,阻挡了空气经分火器底部向分火器上进行补充,不利于燃气的持续充分燃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炉头一般由铸铁一体铸造而成。问题在于,铸铁炉头存在易腐蚀、重量大、储热高、不环保等缺陷缺点,而铸造铝炉头和压铸铝炉头存在耐温不高、易变形、不耐用、成本较高等缺陷,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传统燃烧器内的空气和燃气会在两个结构内进行混合。第一次混合是在燃气输入引射管时,由于负压作用空气被带入引射管内,燃气和空气在引射管内输送并进行首次混合。首次混合的气体输送到分火器内部进行二次混合,再从分火器输出并进行点燃。即燃气和空气会在炉头内完成首次混合,在分火器内完成二次混合。实际使用中,空气和燃气的混合并不充分,导致燃烧的不充分,燃气利用率低,分火器上容易形成炭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100)及设置在炉头(100)上的分火器(200);/n所述分火器(200)包括底盘(232)、设置在底盘(232)内的环状上座(210)、设置在底盘(232)和上座(210)上的第一外火盖(233)和位于第一外火盖(233)内侧的第二外火盖(234)及内火盖(235);/n所述底盘(232)底面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内火盖(235)向上穿出的缺口部(236);/n所述底盘(232)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布并位于缺口部(236)外侧的第一通气缺口(245);/n所述上座(210)设置有与第一通气缺口(245)相对的第二通气缺口(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100)及设置在炉头(100)上的分火器(200);
所述分火器(200)包括底盘(232)、设置在底盘(232)内的环状上座(210)、设置在底盘(232)和上座(210)上的第一外火盖(233)和位于第一外火盖(233)内侧的第二外火盖(234)及内火盖(235);
所述底盘(232)底面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内火盖(235)向上穿出的缺口部(236);
所述底盘(232)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布并位于缺口部(236)外侧的第一通气缺口(245);
所述上座(210)设置有与第一通气缺口(245)相对的第二通气缺口(246),第二通气缺口(246)的数量与第一通气缺口(245)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通气缺口(245)和第二通气缺口(246)位于第一外火盖(233)和第二外火盖(234)之间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236)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状内竖板(237),底盘(23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环状外竖板(238);
所述上座(210)包括设置在底盘(232)底面上的环状底板(240)、由环状底板(240)内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三环状内竖板(241)及由环状底板(240)外侧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四环状外竖板(242);
所述第三环状内竖板(241)和第四环状外竖板(242)位于第一环状内竖板(237)和第二环状外竖板(238)之间;
所述第二通气缺口(246)设置在环状底板(24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火盖(233)的外侧设置在第二环状外竖板(238)上,第一外火盖(233)的内侧设置在第四环状外竖板(242);
所述第二外火盖(234)的外侧设置在第三环状内竖板(241)上,第二外火盖(234)的内侧设置在第一环状内竖板(23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火盖(233)、底盘(232)和上座(210)之间围成第一燃气通道(43),第二外火盖(234)底盘(232)和上座(210)之间围成第二燃气通道(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通气缺口(245)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环状内竖板(237)外侧的下凹部(239),上座(210)经过下凹部(239)的上方;
所述下凹部(239)底面上设置有进气口(231),下凹部(239)分别与第一燃气通道(43)和第二燃气通道(44)连通,进气口(231)的数量与下凹部(239)的数量相同且进气口(231)与下凹部(239)一一对应;
所述进气口(23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管(2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外环多气道不锈钢炉头的燃烧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00)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101)、内引射管(102)及外环混气罩(103);
所述外环混气罩(103)内部设有用于空气和燃气混合的二次混合腔(1031);
所述外环混气罩(103)底部设置有外进气孔(1032),外环混气罩(103)上部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外环出气管(1033),外进气孔(1032)和外环出气管(1033)分别与二次混合腔(1031)连通;
所述外环引射管(101)一端与外进气孔(1032)连通,内引射管(102)一端向上穿出外环混气罩(103)且不与二次混合腔(1031)连通,内火盖(235)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平吴亚楠叶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厨宝智能厨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