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不同轴向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05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两组钢球组、两个保持架和两个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圈,其中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一侧与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一个保持架保持,另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另一侧与另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另一个保持架保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安装,外圈为一个整体,精度仅受到本身精度的影响,产品精度高,自带预负载,还可以降低成本,节约空间。

A double row angular contact bearing with different axial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不同轴向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双列角接触轴承采用相同的钢球组,两侧轴向承载能力相同。目前的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参见图1,其双列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球组3、5,钢球组3通过保持架2保持在一列轴承的内圈1和外圈8之间,钢球组5通过保持架6保持在另一列轴承的内圈7和外圈9之间,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球组3、5可以保持两侧可承受不同的轴向力,可以满足有不同轴向承载能力要求的应用工况。但是现有不同轴向承载能力要求的应用工况目前成熟应用的方案是采用两个不同规格的角接触轴承的外圈7和9之间加套筒10连接相对安装,该结构成本高,精度受到三个零件的精度公差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两组钢球组、两个保持架和两个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圈,其中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一侧与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一个保持架保持,另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另一侧与另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另一个保持架保持。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的外圈位于两组钢球组之间的底面为斜面。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安装,外圈为一个整体,精度仅受到本身精度的影响,产品精度高,自带预负载,还可以降低成本,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2,图中所示的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两组钢球组3、5、两个保持架2、6和两个轴承内圈1、7。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轴承外圈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圈4,其中一组钢球组3设置在外圈4的一侧4a与一个轴承内圈1之间并被一个保持架2保持,另一组钢球组5设置在外圈4的另一侧4b与另一个轴承内圈7之间并被另一个保持架6保持。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精度仅受到本身精度的影响,产品精度高,自带预负载,还可以降低成本,节约空间整体结构的外圈4位于两组钢球组3、5之间的底面4c为斜面,这样进一步增强了外圈4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两组钢球组、两个保持架和两个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圈,其中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一侧与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一个保持架保持,另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另一侧与另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另一个保持架保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同轴承承载能力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两组钢球组、两个保持架和两个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圈,其中一组钢球组设置在所述外圈的一侧与一个轴承内圈之间并被一个保持架保持,另一组钢球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刘斌徐林燕
申请(专利权)人: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