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012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泵、其具有耐腐耐磨能力强、气液混合效果好、抗气蚀能力强的特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连接的泵体和泵盖,泵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腔、轮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孔,轮腔内设有叶轮,出液腔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叶轮包括轮体和叶片,叶轮呈环形阵列排布于轮体的外周上,泵体和泵盖上均设有与轮体两侧抵触的耐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气液混合泵技术领域。

A gas-liquid mix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合泵
本技术属于气液混合泵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污水处理行业迅速发展,其中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替代气浮设备的气液混合泵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但现有的气液混合泵仍存在容气效率不高、产品不耐腐蚀与磨损,整机寿命较短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混合泵,其具有耐腐耐磨能力强、气液混合效果好、抗气蚀能力强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液混合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和泵盖,泵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腔、轮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孔,轮腔内设有叶轮,出液腔上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轮体和叶片,叶轮呈环形阵列排布于轮体的外周上,泵体和泵盖上均设有与轮体两侧抵触的耐磨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腔与轮腔的连接处设有气液分散筋,进气孔上设有吸气嘴,吸气嘴的出气端与气液分散筋正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液分散筋呈斜直设置,气液分散筋的截面呈半圆形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体的外周面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轮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环与泵体之间及耐磨环与泵盖之间均通过设有沉头螺钉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环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形均呈六边形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盖与泵体之间通过设有螺栓连接,泵盖与泵体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基于所输送介质含有微粒物及腐蚀性特点,通过在泵体、泵盖密封部位增设用摩擦系数小于基体但耐磨、耐腐蚀能力强于基体的材质制成的耐磨环,增加整体耐磨、耐腐能力,且在泵整个寿命周期内可重复更换耐磨环而不必更换泵体与泵盖,提高泵实用寿命,降低用于维护成本;通过气液分散筋和吸气嘴的设置,改善产品的气液两相混合效果;通过半开式旋涡式叶轮结构设计,提高了泵的抗气蚀性能;通过六边形的进出水口外形结构设计,方便用于现场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径向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向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泵体;2、泵盖;3、进液腔;4、轮腔;5、出液腔;6、进水口;7、出水口;8、叶轮;9、轮体;10、叶片;11、耐磨环;12、气液分散筋;13、吸气嘴;14、轮面;15、沉头螺钉;1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一种气液混合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1和泵盖2,泵体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腔3、轮腔4和出液腔5,进液腔3上设有进水口6和进气孔,轮腔4内设有叶轮8,出液腔5上设有出水口7,所述叶轮8包括轮体9和叶片10,叶轮8呈环形阵列排布于轮体9的外周上,泵体1和泵盖2上均设有与轮体9两侧抵触的耐磨环11。泵体1和泵盖2上正对轮体9的端面的一侧上均设有环槽,耐磨环11安装于环槽内,耐磨环11采用摩擦系数小于泵体1、泵盖2,但耐磨、耐腐蚀能力强于泵体1、泵盖2的材质制成,提高整泵耐磨、耐腐能力,增加了整泵使用寿命,且耐磨环11可以不断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叶轮8的轮体9外径要小于叶轮8的最大外径,叶片10和叶轮8的连接结构,形成了一种半开式叶轮8结构,提高抗气蚀能力,解决了现有闭式旋涡式叶轮8抗气蚀能力弱的问题。所述进液腔3与轮腔4的连接处设有气液分散筋12,进气孔上设有吸气嘴13,吸气嘴13的出气端与气液分散筋12正对,气液分散筋12呈斜直设置,气液分散筋12的截面呈半圆形结构,通过对气液分散筋12和吸气嘴13的结构设计,液体和气体在进入轮腔4内之前会被气液分散筋12所分散再混合,提高气液两相混合效果。所述轮体9的外周面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轮面14,使得气液在叶轮8的带动下,会流向轮腔4内壁,在通过轮腔4内壁返回叶轮8上,提高气液混合效果。所述耐磨环11与泵体1之间及耐磨环11与泵盖2之间均通过设有沉头螺钉15连接,便于提高耐磨环11的安装稳定性,且便于耐磨环11的拆卸更换。所述耐磨环11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该材料的耐磨环11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耐腐性能好,且摩擦系数低、耐磨损。所述进水口6和出水口7的外形均呈六边形结构,方便用于现场安装。所述泵盖2与泵体1之间通过设有螺栓连接,便于泵盖2与泵体1之间的拆卸,泵盖2与泵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16,提高泵盖2与泵体1之间的密封性。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1)和泵盖(2),泵体(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腔(3)、轮腔(4)和出液腔(5),进液腔(3)上设有进水口(6)和进气孔,轮腔(4)内设有叶轮(8),出液腔(5)上设有出水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8)包括轮体(9)和叶片(10),叶轮(8)呈环形阵列排布于轮体(9)的外周上,泵体(1)和泵盖(2)上均设有与轮体(9)两侧抵触的耐磨环(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1)和泵盖(2),泵体(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腔(3)、轮腔(4)和出液腔(5),进液腔(3)上设有进水口(6)和进气孔,轮腔(4)内设有叶轮(8),出液腔(5)上设有出水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8)包括轮体(9)和叶片(10),叶轮(8)呈环形阵列排布于轮体(9)的外周上,泵体(1)和泵盖(2)上均设有与轮体(9)两侧抵触的耐磨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3)与轮腔(4)的连接处设有气液分散筋(12),进气孔上设有吸气嘴(13),吸气嘴(13)的出气端与气液分散筋(12)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散筋(12)呈斜直设置,气液分散筋(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护桥师延盛章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老百姓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