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结构拆除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迅速,尤其是地铁建设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地铁的一些地下配套建筑也越来越多。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根据实际情况或受各种条件制约,地下配套建筑与地铁建设不能同时进行,在地下配套建筑投产使用前要与地铁建筑连通,对地铁建筑建设期间在连通配套建筑通道处预留的可拆除混凝土结构进行拆除施工,为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并在不破坏已完成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拆除施工尤为关键,特别是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拆除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一般做法是采用绳锯切割混凝土结构成若干小块,然后将混凝土块运出施工现场,但在施工期间,对于地下连续墙结构,即使切割成的混凝土小块重量也很大,对混凝土结构切割完成后的清运工作十分困难。因此,为了消除此类工程建设中这样的问题出现,研究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做法,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拆除、运输施工时安全、方便、快捷,并对已完建筑不造成影响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装置,包括不可拆除墙体(1)、可拆除墙体(2)、操作平台(3)、滑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除墙体(2)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成若干均匀混凝土立方体(1),搭设操作平台(3),操作平台(3)底部沿墙体方向放置槽钢(2),放置承插式脚手管(3)作为架体立杆,承插式脚手管(3)高度根据混凝土立方体(1)高度确定,第一层脚手管高度低于立方体高度150mm,其他层脚手管高度与立方体高度相同,搭设横纵向脚手管(4),架体步距与每层承插式脚手管(3)高度相同,随架体搭拆高度,在可拆除墙体(2)上根据划分成若干均匀混凝土立方体(1)四角处开设放置孔(5),放置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装置,包括不可拆除墙体(1)、可拆除墙体(2)、操作平台(3)、滑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除墙体(2)根据实际需要划分成若干均匀混凝土立方体(1),搭设操作平台(3),操作平台(3)底部沿墙体方向放置槽钢(2),放置承插式脚手管(3)作为架体立杆,承插式脚手管(3)高度根据混凝土立方体(1)高度确定,第一层脚手管高度低于立方体高度150mm,其他层脚手管高度与立方体高度相同,搭设横纵向脚手管(4),架体步距与每层承插式脚手管(3)高度相同,随架体搭拆高度,在可拆除墙体(2)上根据划分成若干均匀混凝土立方体(1)四角处开设放置孔(5),放置孔(5)在可拆除墙体(2)边缘处以边缘为边界,其他以分割十字为中心开孔,每步架体纵向水平杆穿过放置孔(5)与墙体另一侧钢管相连,组成连墙件(6)保证架体稳定性,架体搭设完成后在顶端满铺木跳板(7),木跳板(7)用铁丝与架体绑紧,在准备切割的混凝土立方体(1)正前方架体上安放滑道(4),根据切割立方体位置居中放置,滑道(4)沿操作平台长度分段放置安装,并延伸至出操作台地面,滑道(4)在两端设置槽钢(8),两端槽钢(8)之间等距离焊接钢筋(9),钢筋(9)上套有宽度小于滑道(4)宽度的钢管(10),使钢管在有外力作用下能在钢筋(9)上转动,在操作平台平面边缘安装过滑道两端的门式架(12),门式架(12)两端立杆为承插式脚手管与操作平台架体立管相连,普通脚手管作为横杆与两端立杆卡扣相连,门式架(12)高度大于混凝土立方体(1)高度,在门式架(12)横杆中间段安放滑轮(13),在划分出的混凝土立方体中间开设两处放置孔(14),用绳锯通过放置孔(5)依次切割混凝土立方体(1)在墙体的四个面,使混凝土立方体(1)与可拆除墙体(2)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拆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3)的平面宽度为立方体宽度2倍、长度为墙体厚度的2倍、沿平台长度方向顶端向地面方向放坡与地面成30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策,王龙,张轩,焦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