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保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蜂窝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6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煤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由煤体(1)内的纵向孔道(2)孔口端连通煤体(1)侧面的通气槽(3)的新型蜂窝煤,它可有效地改善炉内上下两蜂窝煤间的通气条件,添换新煤时无需将两煤体的纵向孔道对齐,新煤启燃快、热效率高,煤中的可燃成分能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制品,特别是一种新型蜂窝煤。常用的蜂窝煤一般都是呈圆柱体形,煤体内顺轴线纵向均布着若干个通气道贯穿煤体的上下端平面。这种蜂窝煤在置于炉内燃烧或添换新煤时,必需细心地使炉膛内上下的蜂窝煤通气纵向孔道都要对正,否则影响火力,甚至无法继续燃烧,极不便使用,这样结构形状的蜂窝煤在炉内常常无法完全燃烧。当未燃烧的新煤体整个下端面压到燃烧着的蜂窝煤上端面时,会造成炉温骤然下降,而且会因两个蜂窝煤的端面紧贴造成空气不足而续燃困难。曾有报道称蜂窝煤由于纵向孔道的排布,使气体在那狭长的孔道无法对流、循环,因而不能多次燃烧,其中一部分可燃气体来不及参与燃烧,就被上升的热气冲走了,故出现热效率低、污染大气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善炉膛内蜂窝煤纵向孔道的空气对流状况、加煤时不需使上下蜂窝煤的纵向孔道对正、并可避免炉膛内燃烧着的煤体的温度急聚降低,让煤充分燃烧的新型蜂窝煤。本新型蜂窝煤也是由圆柱的煤体和煤体内均布设置的纵向孔道构成,所不同的是,在煤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由纵向孔道孔口端连通煤体侧面的通气槽。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即可减少上下两蜂窝煤的端面接触面积,改善两端面间的通气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蜂窝煤,它由圆柱形的煤体(1)和煤体(1)内均布的纵向孔道(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煤体(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由纵向孔道(2)孔口端连通煤体(1)侧面的通气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保江
申请(专利权)人:韦保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