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为采用土方堆填形成围堰,将管道接口的污水引出到适合排放位置,如果污水管水流量大,则采用多台抽水机配合抽水,避免大面积积水,影响现场施工。而且,该方法还存在以下压中缺陷:如对于倒吸虹大量污水管爆管处理,由于倒吸虹作用,水流量是巨大的,采用围堰引流的方法,不能完全将水引入指定位置,就算采用抽水机配合也未必能完全处理,产生积水必定影响现场施工,和造成施工机械设备损坏。最近几年我国基建发展迅速,有许多市政配套设施新建及老旧的市政配套改造,在地下管道施工中经常会碰到管道爆裂或者更换老旧倒吸虹管道的问题。采用传统的围堰或者引流的方法不能保证在不影响现场工作场地的情况下,顺利引流。并且在更换老旧管道时,必定会影响到周边生活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市政建筑施工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有稳定防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包括上污水井、第一下污水井、第二下污水井,所述第一下污水井设置在所述上污水井下方,所述上污水井与第一下污水井通过下穿管道连通,第一下污水井与第二下污水井通过污水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道为混凝土包封管道,所述污水管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钢制管体,所述钢制管体的外壁包裹有环箍后包封在钢筋砼内部;所述污水管道的上方设有高压旋喷桩对其进行防护,高压旋喷桩位于污水管道与第一下污水井、第二下污水井的接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包括上污水井、第一下污水井、第二下污水井,所述第一下污水井设置在所述上污水井下方,所述上污水井与第一下污水井通过下穿管道连通,第一下污水井与第二下污水井通过污水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道为混凝土包封管道,所述污水管道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钢制管体,所述钢制管体的外壁包裹有环箍后包封在钢筋砼内部;所述污水管道的上方设有高压旋喷桩对其进行防护,高压旋喷桩位于污水管道与第一下污水井、第二下污水井的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封管道与支撑地面之间设置有砼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数量为若干根并排,所述高压旋喷桩间隔设置,相邻高压旋喷桩的间隔为40cm。
4.一种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抽水管网布置抽水→水下砌砖封堵污水井的污水管道口部→开挖污水管道土方→拆除原污水管道管道→安装更换污水管道→混凝土管道的包封和密闭检验→增加管道两端设置高压旋喷桩稳定管壁→关闭抽水管网→检查新建污水管道排水。
5.根据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管道的防渗阻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编制倒吸虹涵管更换专项方案,采购物料;
S2、抽水管网布置抽水:按照抽水管网布置,在需更换的污水管道上游端处应开挖集水坑,在集水坑周边设置止水钢板,且在安装止水钢板之前,要对泥浆泵安装的位置及抽水管道的走向进行调试;
S3、水下砌砖封堵污水井的污水管道口:采用水下砌砖的方法,封堵需更换污水管道的污水管口,防止污水流入需更换的污水管道内;
S4、开挖污水管道土方:当封堵好涵管两端后,将下穿通道包括渗漏暗埋涵管内的水抽干后,即可开挖原有管道土方,在开挖土方前在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海锋,丁铁军,吴惠,龚晓凤,孙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