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25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包括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所述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的外表面焊接有外套管,且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上开设有注浆孔,所述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的两端开设有第四连接螺纹,所述第二注浆导管通过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一注浆导管相连接,且连接接头与第四连接螺纹相连接,所述连接接头的外部套有连接扣件,所述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的一端内部均焊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间焊接有导管堵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具有较好的连接性,防止连接头出现连接断裂和螺纹环发生反向旋转的情况,增强混泥土和孔洞之间的强度。

A double layer grou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注浆导管
本技术涉及注浆导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注浆导管。
技术介绍
注浆导管是一种预埋注浆导管系统,用于混凝土中的施工缝、冷接缝、管子渗缝、地墙之间空隙等处的永久密封,在新和旧混凝土的接缝之间安装注浆导管是非常合适的,当水渗入接缝时,可以通过设定在表面的端口注入浆液加以封堵这种方法可以密封接缝,合适的注浆时间可以选择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进行注浆,渗漏接缝同样也可以用这方法做成永久密封。但是现有的注浆导管在连接时存在连接不牢,连接存在渗漏的情况,使得在浇注混泥土后少量的混泥土从接口流出,造成输送时输送动力下降,相斜上方浇注时,泥浆会从导管回流,造成输送混泥土比较困难,甚至是上端注浆管道无法输送到水泥,还有一些管道需要埋设在孔洞中形成永久密封,此时不能很好的将管道与混泥土和孔洞相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包括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所述第一注浆导管和第二注浆导管的外表面焊接有外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外表面焊接有外套管(8),且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上开设有注浆孔(9),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两端开设有第四连接螺纹(5),所述第二注浆导管(4)通过连接接头(2)与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相连接,所述连接接头(2)的外部套有连接扣件(3),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一端内部均焊接有第一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6)的中间焊接有导管堵头(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外表面焊接有外套管(8),且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上开设有注浆孔(9),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两端开设有第四连接螺纹(5),所述第二注浆导管(4)通过连接接头(2)与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相连接,所述连接接头(2)的外部套有连接扣件(3),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和第二注浆导管(4)的一端内部均焊接有第一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6)的中间焊接有导管堵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2)包括第一连接螺纹(201)、第一连接件(202)、配合内管(203)、密封垫圈(204)、螺纹环(205)、锥形面(206)、松紧槽(207)、密封槽(208)、第二连接螺纹(209)、第二连接件(210)和第三连接螺纹(211),所述第一连接件(202)通过第一连接螺纹(201)与所述第一注浆导管(1)相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210)通过第三连接螺纹(211)与所述第二注浆导管(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2)上具有配合内管(203),所述第二连接件(210)的表面开设有密封槽(208)和第二连接螺纹(209),所述密封槽(208)上设置有密封垫圈(204),所述第二连接螺纹(209)上通过连接安装有螺纹环(205),所述螺纹环(205)沿着第二连接螺纹(209)上移动,所述连接扣件(3)卡紧在所述螺纹环(205)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10)的上端具有锥形面(206),所述锥形面(206)上开设有松紧槽(207),所述配合内管(20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10)的内部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注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件(3)包括合页(301)、第一固定半环(302)、第一密封半环(303)、第二密封半环(304)、第二固定半环(305)和固定螺栓(306),所述第一固定半环(302)通过合页(301)与所述第二固定半环(305)相连接,且第一固定半环(302)通过固定螺栓(306)与所述第二固定半环(305)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邓君张金魁孙亚岳王青振张允强黄鹤飞李金龙刑介波梁西栋霍超谢晓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