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桩头破碎效率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头破除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桩头破碎效率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建设中,灌注桩技术被广泛应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中规定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2008)中对不同类型灌注桩的混凝土超灌高度也作了具体规定。规范这样规定是考虑桩基混凝土一次浇灌量大,或水下浇灌混凝土的基桩,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或孔隙上升至桩顶部分,桩顶一定范围内为浮浆、水下混凝土浇筑时的泥浆或灰浆混合物等,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浮浆较厚且强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桩头部分的混凝土强度,应将浮浆部分剔除,同时桩头破除要求桩顶面混凝土完整、表面平整、中心微凸、钢筋保护层不被破坏等,以保证桩头凿除达到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出现灌注桩混凝土的超灌高度大于规范要求的情况,导致超灌部分截除有较大的工作量。桩头破除常用风镐、混凝土分裂机、人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桩头破碎效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配置一输送管(1),该输送管(1)上安装有连通件,由连通件连通口连通输送管(1)内外部,连通口沿输送管(1)径向分布,和/或朝输送管(1)输入端方向倾斜分布;/n步骤二、灌注桩施工,包括定位钻孔、吊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n步骤三、待混凝土终凝前,机械下放输送管(1)使其竖直插入桩孔的超灌部分中,至喷头位于桩顶标高10cm处停止;/n步骤四、于输送管(1)输入端通入高压流体,高压流体通过输送管(1)、喷头进入超灌部分,输送管(1)边通入高压流体边缓慢提升;/n步骤五、待灌注桩成型人工或机械破除超灌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桩头破碎效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一输送管(1),该输送管(1)上安装有连通件,由连通件连通口连通输送管(1)内外部,连通口沿输送管(1)径向分布,和/或朝输送管(1)输入端方向倾斜分布;
步骤二、灌注桩施工,包括定位钻孔、吊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步骤三、待混凝土终凝前,机械下放输送管(1)使其竖直插入桩孔的超灌部分中,至喷头位于桩顶标高10cm处停止;
步骤四、于输送管(1)输入端通入高压流体,高压流体通过输送管(1)、喷头进入超灌部分,输送管(1)边通入高压流体边缓慢提升;
步骤五、待灌注桩成型人工或机械破除超灌部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成,兰玉金,李连森,牟兰超,魏宏源,
申请(专利权)人:一山北京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