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12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包括呈圆柱形的导流室壳体,所述导流室壳体包括盖板、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安装有柱塞,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底座,所述柱塞和底座之间设有支撑剂充填层,所述支撑剂充填层外围设有环形钢圈,所述环形钢圈表面分布有通气孔,所述底座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与位于下壳体外壁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伸入支撑剂充填层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柱形壳体结构,气体流向采用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设计方案,可以更准确的模拟所压裂底层中的流体向中心一口井的流动情况,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结果更加精确。

Flow chamber for measuring fracture conductivity by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页岩气藏的开发成功,非常规油气藏的大规模开发在不断深入,水力压裂技术成为了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气藏开发的必要技术手段。压裂地层所产生的裂缝导流能力是决定压力后增产效果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对于裂缝导流能力的实验测试较多。目前,多采用蒸馏水等液体作为驱替介质进行测试,而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开发生产时,往往储层中并不含水,因此采用气体测试裂缝的导流能力能更符合实际情况。现有技术中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装置,常采用长条状导流室进行裂缝的线性流情况测试,不能准确反映生产实际的地层流体径向流情况,且裂缝的宽度不易调节,获得多组实验数据,必须利用多个不同设备上大小不同的裂缝进行测试,大大降低了裂缝导流能力的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包括呈圆柱形的导流室壳体,所述导流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导流室壳体,所述导流室壳体包括盖板(1)、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2)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可滑动地安装在开口内,所述上壳体(2)内安装有柱塞(4),柱塞(4)顶部与盖板(1)接触,所述下壳体(3)内设有底座(5),所述柱塞(4)和底座(5)之间设有支撑剂充填层(6),所述支撑剂充填层(6)外围设有环形钢圈(7),所述环形钢圈(7)表面分布有通气孔(7a),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3)的内壁连接处设有用于安装环形钢圈(7)的环形槽(8),所述下壳体(3)外壁设有与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的导流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导流室壳体,所述导流室壳体包括盖板(1)、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2)顶部开口,所述盖板(1)可滑动地安装在开口内,所述上壳体(2)内安装有柱塞(4),柱塞(4)顶部与盖板(1)接触,所述下壳体(3)内设有底座(5),所述柱塞(4)和底座(5)之间设有支撑剂充填层(6),所述支撑剂充填层(6)外围设有环形钢圈(7),所述环形钢圈(7)表面分布有通气孔(7a),所述上壳体(2)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奇张公社纪国法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