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72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包括门框、门板和转动机构,门板通过转动机构转动安装在门框的内部;门框包括面框和底框,底框安装在面框的底端,底框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底框上两个开设有第一插孔的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插套,第一插孔与插套的内腔连通,门板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限位套,第一拉杆的底部和第二拉杆的顶部均插接在限位套内,第一拉杆的顶端和第二拉杆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插孔和第一插孔插接在插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消防检修口不易拆卸、不易对灰尘等污渍进行清理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于拆卸、易于清理等优点。

An easy to dismantle fire service ac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
本技术涉及消防检修口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
技术介绍
现在的建筑中为了美观,同时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通常对线路和一些电气设备进行隐藏,例如,一些线路或者电气设备设置在房间的吊顶之上或者设置在墙壁的槽体内,线路和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故障,此时需要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在设置有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吊顶或者墙壁上一般会预设有检修口,消防检修口安装在预设的检修口内,当线路和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检修人员可以打开消防检修口进入通道中对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现有的消防检修口的门板通常是通过合页铰接在门框的内部,门板不能够拆卸下来,这样,当检修口过小时不能将门板拆卸下来以便检修人员更好的通过检修门,当消防检修口长时间使用后,消防检修口上会附着大量的灰尘等其他污渍,此时,由于门板和门框之间的相互遮挡,不便于对门框和门板上的污渍进行清理且难以清理干净。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本技术具有门板易拆卸、便于检修人员通过、便于对消防检修口上的污渍进行清理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防检修口的门板多是通过合页铰接在门框的内部,门板不容易拆卸下来,由于门板占据门框内部一定的空间,不便于检修人员更好的通过,当消防检修口长时间使用后,消防检修口上会附着大量的灰尘等其他污渍,此时由于门板和门框之间的相互遮挡,不便于对门框和门板上的污渍进行清理且难以清理干净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门板易拆卸、便于检修人员通过、便于对消防检修口上的污渍进行清理等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包括门框、门板和转动机构,门板通过转动机构转动安装在门框的内部;门框包括面框和底框,底框固定安装在面框的底端,底框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转动机构安装在两个第一插孔之间,底框上两个开设有第一插孔的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插套,第一插孔与插套的内腔连通,面框的外侧壁上远离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锁扣;门板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门板外侧壁上远离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设置有锁片,锁片与锁扣位置相对设置;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限位套,第一拉杆的底部和第二拉杆的顶部均插接在限位套内,第一拉杆的顶端和第二拉杆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插孔和第一插孔插接在插套内,第一拉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压环,第二拉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环,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第一拉杆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第二拉杆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均位于限位套的内部。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门框安装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消防检修口安装的稳固性,面框内侧壁的四周均设置有抓钉,抓钉位于底框的外侧。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门框安装的稳固性,面框内侧壁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不少于六个的抓钉。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拉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从而便于将门板从门框的内部拆卸下来,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上均设置有拉手,两个拉手均位于限位套的外侧。当需要拆卸门板时,通过拉手将第一拉杆向下拉或者将第二拉杆向上拉,从而将转动机构的一端依次从插套、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拉出,以便将门板拆卸下来。进一步的,为了在关闭门板时对门板进行限位,便于将锁片锁合在锁扣内,底框远离转动机构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当关闭门板时,将门板向门框内部旋转,门板接触限位块而停止旋转,此时锁片和锁扣位置相对,旋转锁片将锁片锁合在锁扣内对门板进行固定限位。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将门板转动设置有门框的内部,门板易于拆卸下来;当检修门口过小时,可以将门板从门框内拆卸下来以增大供检修人员通过的通孔的尺寸,便于检修人员更好的进入;门板拆卸下来后,门板与门框之间不存在相互遮挡,便于将门板和门框上的灰尘等污渍清理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门框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门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门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机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如图1所示,包括门框1、门板2和转动机构3,门板2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安装在门框1的内部;如图1和图2所示,门框1包括面框11和底框12,底框12固定安装在面框11的底端,底框12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121,转动机构3安装在两个第一插孔121之间,底框12上两个开设有第一插孔121的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插套122,第一插孔121与插套122的内腔连通;如图3所示,面框11的外侧壁上远离转动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锁扣111,面框11内侧壁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八个抓钉112,抓钉112位于底框12的外侧,底框12远离转动机构3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123;如图1和4所示,门板2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21,门板2外侧壁上远离转动机构3的一端铰接设置有锁片22,锁片22与锁扣111位置相对设置;如图5所示,转动机构3包括第一拉杆31、第二拉杆32和限位套33,第一拉杆31的底部和第二拉杆32的顶部均插接在限位套33内;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拉杆31的顶端和第二拉杆32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插孔21和第一插孔121插接在插套122内,第一拉杆3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压环311,第二拉杆3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环321,第一压环311和第二压环321之间通过弹簧4固定连接,第一拉杆31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312,第二拉杆32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二限位环322,第一限位环312和第二限位环322均位于限位套33的内部,第一拉杆31和第二拉杆32上均设置有拉手5,两个拉手5均位于限位套33的外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门框1固定安装在检修口内,门框1上设置有抓钉112,可以提高门框1安装的稳固性,门框1安装好后,将门板2的端部放置在门框1内部的一端,同时使第一插孔121分别与第二插孔21位置相对,此时,将第二拉杆32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二插孔21和第一插孔121插接在插套122内,然后向下拉动第一拉杆31上的拉手5,第一拉杆31向下运动压缩弹簧4,拉动一定距离后使第一拉杆31的顶端对准第二插孔21,此时,慢慢松开拉手5,第一拉杆31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一拉杆31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二插孔21和第一插孔121插接在插套122内,此时完成了门板2和门框1的安装,当需要关闭门板2时,将门板2向门框1内旋转,门板2旋转至接触限位块123而停止运动,此时旋转锁片22,将锁片22锁合在锁扣111内,完成对门板2的固定限位,当检修口过小检修人员不便进入时或者需要对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板和转动机构,所述门板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的内部;/n所述门框包括面框和底框,所述底框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框的底端,所述底框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插孔之间,所述底框上两个开设有所述第一插孔的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插套,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插套的内腔连通,所述面框的外侧壁上远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锁扣;/n所述门板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门板外侧壁上远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设置有锁片,所述锁片与所述锁扣位置相对设置;/n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限位套,所述第一拉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拉杆的顶部均插接在所述限位套内,所述第一拉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拉杆的底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一插孔插接在所述插套内,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压环,所述第二拉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拉杆上还固定套装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均位于所述限位套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拆卸的消防检修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板和转动机构,所述门板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安装在所述门框的内部;
所述门框包括面框和底框,所述底框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框的底端,所述底框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插孔之间,所述底框上两个开设有所述第一插孔的侧壁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插套,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插套的内腔连通,所述面框的外侧壁上远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锁扣;
所述门板两个相对的侧壁的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门板外侧壁上远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铰接设置有锁片,所述锁片与所述锁扣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限位套,所述第一拉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拉杆的顶部均插接在所述限位套内,所述第一拉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拉杆的底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一插孔插接在所述插套内,所述第一拉杆的底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爱华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