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及其喷涂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及喷涂设备,属化工及机械装备
技术介绍
目前橡胶轮胎是车辆、飞机等众多交通工具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轮胎设备运行稳定性、可靠性直接对这些交通工具的运行安全及稳定起着决定性因素,在对轮胎的使用中发现,由于轮胎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且恶劣,以及受到高温、高腐蚀环境及高摩擦磨损状态下运行,同时在运行中,轮胎往往也需要频繁应对尖锐物品对轮胎进行穿刺、割裂及划伤等伤害,因此导致当前对轮胎进行结构强化措施对提高轮胎运行性能收效相对较差,同时也造成了因轮胎运行时对老化、腐蚀、磨损等抵御能力的不足,也导致了轮胎使用寿命较短,在增加车辆运行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轮胎设备使用、维护及更换作业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当前为了提高轮胎运行性能而在轮胎橡胶基体内增加了大量的高结构强度的内衬部件,从而也造成了轮胎运行时弹性吸附能力和消声相对较差,从而也造成了车辆运行时胎噪过大,且轮胎不能有效的吸附交通工具运行中产生的震动,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轮胎腔涂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刚玉粉3—10%、金刚砂3-10%、碳化硅粉2—10%、炭黑3—8%、硅酸乙酯8—15%、润滑剂3—7%、空心玻璃微珠0.5—3%、石墨烯纤维4.1—6.8%、改性树脂1.1—5.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8—11%、偶联剂0.1—0.5%、分散剂0.1—0.3%、颜料0—1.5%、除尘剂1.2%—3.8%,余量为聚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轮胎腔涂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刚玉粉3—10%、金刚砂3-10%、碳化硅粉2—10%、炭黑3—8%、硅酸乙酯8—15%、润滑剂3—7%、空心玻璃微珠0.5—3%、石墨烯纤维4.1—6.8%、改性树脂1.1—5.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8—11%、偶联剂0.1—0.5%、分散剂0.1—0.3%、颜料0—1.5%、除尘剂1.2%—3.8%,余量为聚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刚玉粉、金刚砂、碳化硅粉均为100—500目固体粉末结构;所述空心玻璃微珠平均直径为0.28—0.5μm,抗压强度不小于125MPa,所述的石墨烯纤维长度为0.1—1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铝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润滑剂为矿物油、植物油、聚合醇、弹性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分散剂为高分子量饱和聚羧酸与胺衍生物生成的盐;所述颜料为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的粘度为50000—10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6.一种车辆轮胎腔涂层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轮胎腔涂层喷涂设备包括承载机架、喷涂槽、承载轮、传动轴、喷淋头、储液罐、电加热装置、喷淋泵、驱动电机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机架为“凵”字形槽状框架结构,所述喷涂槽为圆弧状槽状结构,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轮通过传动轴与承载机架上端面连接,且其中一侧的传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承载机架侧表面连接,所述承载轮、传动轴均与喷涂槽同轴分布,所述承载轮下端面嵌于喷涂槽内,且承载轮下端面及侧表面与喷涂槽底部及内侧面间间距为1—10厘米,所述喷淋头若干,其中喷涂槽底部沿喷涂槽底部轴线方向均布至少6个喷淋头并以喷涂槽底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红,付克明,郑丙利,周星宇,徐燕,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