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6958 阅读:5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包括设于框架上的双层玻璃板,所述双层玻璃板之间设有可开闭采光的光线开闭机构,其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带组成,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由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一侧可遮蔽双层玻璃板;所述光线开闭机构内设有可调节光线投射量的光线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调节屋顶采光的效果。

A roof ligh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采光机构
本技术涉及屋顶采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采光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屋顶由透明玻璃和设于玻璃边缘的框架组成。在白天时,阳光可直接从屋顶中进入到室内,以增强室内的亮度。然而当室内不需要过多的采光时,阳光仍然会穿过玻璃进入到室内,其采光量无法自主调节,只能随光线的减弱而减少采光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其具有可调节屋顶采光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包括设于框架上的双层玻璃板,所述双层玻璃板之间设有可开闭采光的光线开闭机构,其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带组成,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由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一侧可遮蔽双层玻璃板;所述光线开闭机构内设有可调节光线投射量的光线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主动辊可使传动带移动,可将传动带遮蔽双层玻璃板的一侧远离双层玻璃板移动,从而光线可进入到双层玻璃板内,并且再通过光线调节机构调节光线透过双层玻璃板的光线量,从而可对屋顶采光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上设有两个非透光层和两个透光层,所述非透光层和透光层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带传动过程中,非透光层会相互聚拢移动,从而会遮蔽双层玻璃板,若继续传动传动带,非透光层会相互分离移动,从而不会遮蔽双层玻璃板。进一步的,两个非透光层的长度之和大于双层玻璃板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两个非透光层可有效遮蔽双层玻璃板。进一步的,所述光线调节机构包括多个遮光百叶,所述遮光百叶的宽度方向均平行设置,所述遮光百叶端部由驱动机构同步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非透光层不遮挡双层玻璃板后,光线可从遮光百叶之间的间距透过双层玻璃板;通过运作驱动机构,改变遮光百叶的角度,可调节遮光百叶之间间隙的宽度,从而可调节光线透过量。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百叶完全遮蔽双面玻璃时,所述遮光百叶端部会搭接在与其相邻的其余遮光百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遮光百叶之间会存在间隙,导致有部分光线透过。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百叶两端设有搭接头,且两侧的搭接头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光百叶宽度方向平行于双层玻璃板时,可通过搭接头相互搭接,以封闭遮光百叶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根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马达,所述遮光百叶一端均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在两根齿条上,所述齿条两端固设于框架上;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也键连接有齿轮,并且也啮合在两个齿条之间,所述马达固设于框架上;所述遮光百叶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框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马达,通过马达输出端上的齿轮带动齿条,齿条再带动遮光百叶上的齿轮,从而遮光百叶可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有多个双层玻璃板,每个双层玻璃板内的光线开闭机构和光线调节机构均独立运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独立控制每个双层玻璃板的采光,可选择室内某些位置进行采光。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运作传动带可使两个非透光层相互聚拢或分离移动,从而可关闭或打开双层玻璃板的采光;通过调节遮光百叶的转动角度,改变遮光百叶之前的间距,从而可调节光线的透过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隐藏框架带有马达的一侧表示;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3中遮光百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光线开闭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需要采光时的光线开闭机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双层玻璃板;3、光线开闭机构;31、主动辊;32、从动辊;33、传动带;331、透光层;332、非透光层;4、光线调节机构;41、遮光百叶;411、搭接头;42、驱动机构;421、齿条;422、齿轮;423、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包括设于框架1和双层玻璃板2,框架1固设于屋顶上,双层玻璃板2固设于框架1内。双层玻璃板2之间设有可开闭采光的图5所示的光线开闭机构3,其主动辊31、从动辊32、传动带33组成;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均转动设于框架1上,并通过传动带33带传动。结合图5,传动带33由透明的软胶制成,并且在传动带33表面粘接有黑色胶带形成非透光层332,则传动带33没有黑色胶带的部分为透光层331;在传动带33上设有两个非透光层332和两个透光层331,非透光层332和透光层331交错设置。当传动带33传动过程中,非透光层332会相互聚拢移动,从而会遮蔽双层玻璃板2,若继续传动传动带33,非透光层332会相互分离移动,从而不会遮蔽双层玻璃板2。结合图5,并且为两个非透光层332可有效遮蔽双层玻璃板2,两个非透光层332的长度之和大于双层玻璃板2长度。如此转动主动辊31可使传动带33移动,可将传动带33遮蔽双层玻璃板2的一侧远离双层玻璃板2移动,从而光线可进入到双层玻璃板2内。结合图3,在光线开闭机构3内还设有可调节光线投射量的光线调节机构4,其设于传动带33之间,包括多个遮光百叶41、驱动机构42,遮光百叶41的宽度方向均平行设置,遮光百叶41端部由驱动机构42同步转动。结合图4,遮光百叶41两端一体成型有搭接头411,且两侧的搭接头411错位设置。当遮光百叶41宽度方向平行于双层玻璃板2时,可通过搭接头411相互搭接,从而可避免遮光百叶41之间会存在间隙,导致有部分光线透过。结合图3,驱动机构42包括两根齿条421、与齿条421啮合的齿轮422、马达423,齿条421滑动连接于框架1上,并且可沿齿条421长度方向滑动,马达423螺纹装配在框架1上;齿轮422连接于遮光百叶41的一端,遮光百叶41另一端转动设于框架1上;马达423的输出端也键连接有齿轮422;齿轮4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啮合在两根齿条421上,齿条421滑动远离齿纹的一端滑动设于框架1上;启动马达423,通过马达423输出端上的齿轮422带动齿条421,齿条421再带动遮光百叶41上的齿轮422,从而遮光百叶41可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框架1上设有多个双层玻璃板2,每个双层玻璃板2内的光线开闭机构3和光线调节机构4均独立运作。独立控制每个双层玻璃板2的采光,从而可针对室内需要采光的部分进行采光。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需要对室内采光时,先转动主动辊31使传动带33传动,非透光层332可相互远离移动至图6所示的状态;再启动马达423,使遮光百叶41转动,增大遮光百叶41之间的间隙,光线可从间隙内透过双层玻璃板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包括设于框架(1)上的双层玻璃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板(2)之间设有可开闭采光的光线开闭机构(3),其由主动辊(31)、从动辊(32)、传动带(33)组成,所述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由传动带(33),所述传动带(33)一侧可遮蔽双层玻璃板(2);所述光线开闭机构(3)内设有可调节光线投射量的光线调节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包括设于框架(1)上的双层玻璃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板(2)之间设有可开闭采光的光线开闭机构(3),其由主动辊(31)、从动辊(32)、传动带(33)组成,所述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由传动带(33),所述传动带(33)一侧可遮蔽双层玻璃板(2);所述光线开闭机构(3)内设有可调节光线投射量的光线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33)上设有两个非透光层(332)和两个透光层(331),所述非透光层(332)和透光层(33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非透光层(332)的长度之和大于双层玻璃板(2)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采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调节机构(4)包括多个遮光百叶(41),所述遮光百叶(41)的宽度方向均平行设置,所述遮光百叶(41)端部由驱动机构(42)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采光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