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69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包括柱本体及多根型钢,多根型钢间隔设于柱本体内且自柱本体的柱底面向上延伸至柱本体的柱顶面。采用这样的方式,由于柱本体内的型钢由多根间隔设置的小型钢组成,一方面,每两根间隔设置的型钢之间填充有混凝土,从而可提高柱本体的整体受力性能;另一方面,型钢的腹板高厚比减小,可提高腹板的稳定性;第三方面,多根型钢可分布于型钢的主要受力区域,以充分发挥型钢混凝土柱的优势。且多根型钢因其设置位置合理,可减少钢材用量,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柱本体内的型钢分成多根相对较小的型钢,便于施工时浇筑混凝土以及钢筋的绑扎。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with multiple steel s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
技术介绍
由于混凝土柱抗压、抗弯能力有限,通常在混凝土柱内设置型钢形成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柱及设于混凝土柱内的型钢共同受力,使得型钢混凝土柱的抗压及抗弯能力大大优于同截面大小的混凝土柱的抗压及抗弯能力。通常型钢混凝土柱的设计中型钢的截面面积略小于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或者近乎等于混凝土柱的截面面积,若采用传统的方式会存在如下弊端:一是型钢将矩形混凝土柱中部切分开,对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不利;二是当型钢较高时,其腹板高厚比大,腹板稳定性较差;三是当型钢混凝土柱需要承受较大弯矩时,型钢混凝土柱的截面往往是长宽比例较大的矩形,位于矩形两端的型钢才起到抗压抗弯作用,矩形中间部分的型钢没有受到压力和拉力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型钢混凝土柱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可提高型钢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包括: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n柱本体,所述柱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柱底面和柱顶面;以及,/n多根型钢,所述多根型钢间隔设于所述柱本体内且自所述柱本体的所述柱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柱本体的所述柱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本体,所述柱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柱底面和柱顶面;以及,
多根型钢,所述多根型钢间隔设于所述柱本体内且自所述柱本体的所述柱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柱本体的所述柱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及所述多根型钢设有节点区域,所述型钢混凝土柱还包括钢梁,所述钢梁设于所述节点区域且所述钢梁的中心与所述节点区域的中心位于所述柱本体的同一高度,所述钢梁固接于所述多根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为长宽不等的矩形柱,所述柱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矩形长度两端的第一受力部分及第二受力部分;以及,
所述多根型钢为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所述第一型钢设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分,所述第二型钢设于所述第二受力部分,所述钢梁固接于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均为工字钢,所述第一型钢的其中一翼缘板与所述第二型钢的其中一翼缘板相对设置,所述钢梁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型钢的所述其中一翼缘板,且所述钢梁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型钢的所述其中一翼缘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本体为L形柱,所述柱本体包括位于所述L形折弯处的第一受力部分及位于所述L形两端部的第二受力部分和第三受力部分;以及,
所述多根型钢为第一型钢、第二型钢及第三型钢,所述第一型钢设于所述第一受力部分,所述第二型钢设于所述第二受力部分,所述第三型钢设于所述第三受力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