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576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设有横向排水系统和竖向排水系统;横向排水系统包括设在地下室外墙底部排水沟和横向排水花管,排水沟内填有横向排水层,横向排水花管埋于横向排水层内;竖向排水系统包括若干道间隔布置的竖向排水槽和竖向排水花管,地下室外墙外立面位于每道竖向排水槽内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卡扣件,竖向排水花管垂直设置在竖向排水槽内,并通过卡扣件固定,竖向排水花管的底端与横向排水花管连接,竖向排水槽内填充有竖向排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借助其它设备就能将地下室外墙周围土中的地下水及时排出,防止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外墙中,避免地下室外墙强度降低及地下室潮湿问题。

A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basement out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的建筑施工邻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短缺,许多建筑通过设置地下室作为车库、储物空间等来加强土地的利用率。“地下室”顾名思义是建设在地面以下的建筑构件。而地面以下往往有地下水的存在,将地下室外墙朝向地下水的一侧称为外侧,将与外侧相对的一侧称为内侧。当低下水从地下室外墙的外侧渗透到内侧时,会造成外墙的混凝土碳化、内部钢筋锈蚀,直接导致地下室外墙的强度下降,最后遭受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81093759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排水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坑以及设置于基坑四周的预留排水沟和积水井,排水沟与积水井相连通,积水井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延伸至基坑外,潜水泵上连接有浮球,积水井内设有供潜水泵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潜水泵可以将水抽出至基坑外,从而减少基坑周围的水分,提高基坑的防水性能。上述专利实际是通过潜水泵将积水井内的地下水抽出,势必会增加地下室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积水井内的水量通过浮球测定,当浮球到达一定高度后才会启动潜水泵抽水,积水井内难免存在积水,长期的积水也容易导致渗漏的问题,对排水沟和积水井的施工要求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地下室外墙存在漏水渗水等问题,提出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设有横向排水系统和竖向排水系统;所述的横向排水系统包括设在地下室外墙底部排水沟和横向排水花管,排水沟内填有横向排水层,横向排水花管埋于横向排水层内;所述的竖向排水系统包括若干道间隔布置的竖向排水槽和竖向排水花管,地下室外墙外立面位于每道竖向排水槽内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卡扣件,竖向排水花管垂直设置在竖向排水槽内,并通过卡扣件固定,竖向排水花管的底端与横向排水花管连接,竖向排水槽内填充有竖向排水层。优选地,所述的卡扣件包括固定螺杆、第一半圆环板和第二半圆环板,固定螺杆的一端插入地下室外墙内,第一半圆环板与固定螺杆的另一端焊接,第二半圆环板与第一半圆环板的开口相对,且第二半圆环板的一端与第一半圆环板铰接,第二半圆环板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一半圆环板连接。卡扣件的设置方便了竖向排水花管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的卡扣件还包括密封圈限位板和密封圈,密封圈限位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螺杆的中间部分,且与地下室外墙平行,密封圈套设在固定螺杆上,密封圈的外侧面与密封圈限位板紧密接触,密封圈的内侧面与地下室外墙紧密接触。密封圈限位板与地下室外墙夹紧密封圈,密封圈防止地下水从固定螺杆周围的缝隙处渗入地下室外墙,进而避免地下室外墙受潮。优选地,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的竖向排水槽的内外均铺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对地下室外墙起到整体保护的作用,防止地下水从地下室外墙外侧渗入到地下室外墙墙体内。优选地,所述的竖向排水槽的底部与所述的排水沟的槽口齐平。竖向排水槽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竖向排水层的施工,竖向排水槽的底部与排水沟的槽口齐平则可以防止竖向排水层施工时底部不出现垮塌的现象。优选地,所述的排水沟的截面呈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横向排水花管和竖向排水花管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反滤土工布。反滤土工布防止土壤等杂质进入到横向排水花管和竖向排水花管中,避免横向排水花管和竖向排水花管堵塞。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横向排水层和竖向排水层密度小于地下室外墙回填土密度的原理,将地下水引流到水压更小的横向排水层和竖向排水层中,并最终通过横向排水花管和竖向排水花管及时地将地下水集中排到市政排水系统中,进而避免了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外墙而导致的地下室外墙强度下降、地下室潮湿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外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附图1所示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A-A剖面图;图3是卡扣件的结构详图;图4是竖向排水花管通过卡扣件与地下室外墙连接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地下室外墙,21-排水沟,22-横向排水层,23-横向排水花管,31-竖向排水槽,32-竖向排水层,33-竖向排水花管,34-卡扣件,35-防水卷材,341-固定螺杆,342-第一半圆环板,343-第二半圆环板,344-密封圈限位板,345-密封圈,346-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1,下室外墙1的外侧面铺设有防水卷材35,地下室外墙1的外立面上设有横向排水系统和竖向排水系统。结合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横向排水系统包括设在地下室外墙底部排水沟21和横向排水花管23,排水沟21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其与地下室外墙1同时浇筑成型,排水沟21内填有横向排水层22,横向排水层22采用颗粒均匀的鹅卵石作为原料,横向排水层22的顶面与排水沟21的槽口齐平,横向排水花管23埋于横向排水层22内,横向排水花管23从中间向两侧略微向下倾斜,便于水流动,横向排水花管23的外侧包裹有一层反滤土工布,防止土壤等杂质进入到横向排水花管23中而导致其堵塞,横向排水花管23的最外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结合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竖向排水系统包括若干道间隔布置的竖向排水槽31和竖向排水花管33,竖向排水槽31与地下室外墙1同时浇筑成型,竖向排水槽31的内外侧面也铺设了防水卷材35,竖向排水槽31的底部与排水沟21的槽口齐平。地下室外墙1外立面位于每道竖向排水槽内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卡扣件34,卡扣件34的结构如附图3所示,包括固定螺杆341、第一半圆环板342和第二半圆环板343,第一半圆环板342与固定螺杆341的端部焊接,第二半圆环板343与第一半圆环板342的开口相对,且第二半圆环板343的一端与第一半圆环板342铰接,第二半圆环板343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346与第一半圆环板342连接,卡扣件34还包括密封圈限位板344和密封圈345,密封圈限位板344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螺杆341的中间部分,且与地下室外墙1平行,密封圈345套设在固定螺杆341上;结合附图4所示,安装时,将固定螺杆341拧入地下室外墙1内,使密封圈345的外侧面与密封圈限位板344紧密接触,密封圈345的内侧面与地下室外墙1紧密接触,防止地下水从固定螺杆341周围的缝隙处渗入地下室外墙1,进而避免地下室外墙1受潮。竖向排水花管33垂直设置在竖向排水槽31内,并通过卡扣件34固定,竖向排水花管33的外侧包裹有一层反滤土工布,防止土壤等杂质进入到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设有横向排水系统和竖向排水系统;所述的横向排水系统包括设在地下室外墙底部排水沟和横向排水花管,排水沟内填有横向排水层,横向排水花管埋于横向排水层内;所述的竖向排水系统包括若干道间隔布置的竖向排水槽和竖向排水花管,地下室外墙外立面位于每道竖向排水槽内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卡扣件,竖向排水花管垂直设置在竖向排水槽内,并通过卡扣件固定,竖向排水花管的底端与横向排水花管连接,竖向排水槽内填充有竖向排水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设有横向排水系统和竖向排水系统;所述的横向排水系统包括设在地下室外墙底部排水沟和横向排水花管,排水沟内填有横向排水层,横向排水花管埋于横向排水层内;所述的竖向排水系统包括若干道间隔布置的竖向排水槽和竖向排水花管,地下室外墙外立面位于每道竖向排水槽内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卡扣件,竖向排水花管垂直设置在竖向排水槽内,并通过卡扣件固定,竖向排水花管的底端与横向排水花管连接,竖向排水槽内填充有竖向排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件包括固定螺杆、第一半圆环板和第二半圆环板,固定螺杆的一端插入地下室外墙内,第一半圆环板与固定螺杆的另一端焊接,第二半圆环板与第一半圆环板的开口相对,且第二半圆环板的一端与第一半圆环板铰接,第二半圆环板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一半圆环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侃金强陆玉祥屠云飞潘国生黄于楠朱爱萍何海笑沈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