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河道治理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方式,常规河道治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理体系,但对于某些北方城市周边的河道而言,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干预的影响,平时没有生态基流,河道以中细砂为主,渗透性较强,蒸发量大,因此很多北方城市周边的河道全年几乎都是干涸状态,为达到生态修复效果,必须采取适当的人工防渗措施才能保证河道内的蓄水水面,减少水土流失。传统的人工防渗措施一般包括:混凝土防渗:这种防渗措施比较适用于水体规则、水面区域面积较小的人工湖工程混凝土防渗主要型式可分为现浇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块拼装,使用年限一般可达30~50年。混凝土防渗的优点是防渗防冲性较好,耐久性较强,但缺点是工程造价高,生态效果差等。粘土防渗:粘土防渗属于传统的防渗方法,对于有优质粘土的地区具有投资省、工艺简便的特点,并且有利于生态的交换,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左右。粘土防渗所需的厚度较大,因而总工程量大,因此较适宜能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底防渗结构、浅水区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所述河底防渗结构位于河道中部,浅水区防渗结构位于河底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之间,所述河底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膨润土防水毯(9)、粘土保护层(7)、反滤土工布(2)、垫层(3)、锁固层和开挖料回填层(11),所述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粘土保护层(7)和垫层(3)均在铺筑后压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底防渗结构、浅水区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所述河底防渗结构位于河道中部,浅水区防渗结构位于河底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之间,所述河底防渗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膨润土防水毯(9)、粘土保护层(7)、反滤土工布(2)、垫层(3)、锁固层和开挖料回填层(11),所述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粘土保护层(7)和垫层(3)均在铺筑后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层包括砌筑在河道中部的框架式锁块和平铺在框架式锁块内的铰链混凝土预制块(10),相邻铰链混凝土预制块(10)之间以及铰链混凝土预制块(10)和邻近的框架式锁块(12)之间穿设钢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防渗结构为边坡防渗结构和河底防渗结构之间的过渡段,其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复合土工膜(6)、粘土保护层(7)、反滤土工布(2)、垫层(3)、钢丝石笼(4)和种植土层(5),所述浅水区防渗结构的回填基层(1)、粘土垫层(8)、粘土保护层(7)、反滤土工布(2)与垫层(3)和河底防渗结构的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华,刘新鹏,贾新科,潘武占,马良,张超,秦鹏,张永明,袁耀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