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小玲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8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盒,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它包括盒体,盒体上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培养槽;培养槽沿竖直方向设置;培养槽下部均设置有存放装置;培养槽上部均设置有培养环境切换装置;所述的存放装置包括开在盒体下部前侧的通槽;通槽沿前后方向设置;通槽上端与培养槽下端连通;通槽前端连通有封堵口;通槽内配合滑动插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前端固定有封堵板;封堵板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套;封堵板与封堵口处对应;密封套与封堵口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块上端开有圆柱形的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避免各培养皿之间发生空气交流,能够对应调节培养环境,实用性强。

A microbial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盒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培养微生物时最常用的器皿,当用到多个培养皿来培养微生物时,为了方便培养皿的整理存放,需要用到微生物培养盒。然而目前的微生物培养盒一般结构简单,不能限制各培养皿之间的空气交流,容易导致微生物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而且不能根据微生物的厌氧性和好氧性对应调节培养环境,因此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能够避免各培养皿之间发生空气交流,能够对应调节培养环境,实用性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体,盒体上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培养槽;培养槽沿竖直方向设置;培养槽下部均设置有存放装置;培养槽上部均设置有培养环境切换装置;所述的存放装置包括开在盒体下部前侧的通槽;通槽沿前后方向设置;通槽上端与培养槽下端连通;通槽前端连通有封堵口;通槽内配合滑动插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前端固定有封堵板;封堵板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套;封堵板与封堵口处对应;密封套与封堵口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块上端开有圆柱形的放置槽;放置槽与培养槽同轴对应;放置槽直径大于培养槽直径;封堵板前端中部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前端固定有推拉板;定位块上方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与盒体前侧固定;安装块中部开有定位孔;穿过安装块中部且沿竖直方向插接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下部与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的培养环境切换装置包括螺纹配合连接在培养槽内的作用槽盖;作用槽盖下端配合固定有硅胶垫;作用槽盖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液管和空气导通管;注液管上螺纹连接有封盖;空气导通管上安装有气阀;作用槽盖上端固定有操作把手。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放置槽内同轴固定有限位套座。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推拉板前端固定有标签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放置槽内能够放置培养皿,通过封堵板与封堵口的对应、密封套与封堵口侧壁的密封配合、作用槽盖与培养槽的螺纹连接作用,能够将培养皿分别独立分隔,避免各培养皿之间发生空气交流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微生物交叉感染;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孔螺纹连接,能够将存放装置固定;通过推拉板能够方便操作支撑块沿通槽进行滑动;作用槽盖上端固定有操作把手,通过操作把手方便对作用槽盖进行旋拧操作;作用槽盖上端固定连通有空气导通管,空气导通管上安装有气阀,能够控制培养槽与外界空气的导通和封闭;放置槽与培养槽同轴对应,放置槽直径大于培养槽直径,作用槽盖下端配合固定有硅胶垫,能够使硅胶垫进入放置槽,将培养皿上端封堵;通过注液管能够便于向培养皿内添加培养液。2、放置槽内同轴固定有限位套座,限位套座能够套在培养皿下部,保证培养皿上端能够被硅胶垫全部封堵;推拉板前端固定有标签袋,能够插入对应标签,便于对微生物分类识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培养槽;3、通槽;4、封堵口;5、支撑块;6、封堵板;7、密封套;8、放置槽;9、定位块;10、推拉板;11、安装块;12、定位孔;13、定位螺栓;14、作用槽盖;15、硅胶垫;16、注液管;17、空气导通管;18、封盖;19、气阀;20、操作把手;21、限位套座;22、标签袋;23、培养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体1,盒体1上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培养槽2;培养槽2沿竖直方向设置;培养槽2下部均设置有存放装置;培养槽2上部均设置有培养环境切换装置;所述的存放装置包括开在盒体1下部前侧的通槽3;通槽3沿前后方向设置;通槽3上端与培养槽2下端连通;通槽3前端连通有封堵口4;通槽3内配合滑动插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前端固定有封堵板6;封堵板6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套7;封堵板6与封堵口4处对应;密封套7与封堵口4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块5上端开有圆柱形的放置槽8;放置槽8与培养槽2同轴对应;放置槽8直径大于培养槽2直径;封堵板6前端中部固定有定位块9;定位块9前端固定有推拉板10;定位块9上方设置有安装块11;安装块11与盒体1前侧固定;安装块11中部开有定位孔12;穿过安装块11中部且沿竖直方向插接设置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下部与定位孔12螺纹连接。所述的培养环境切换装置包括螺纹配合连接在培养槽2内的作用槽盖14;作用槽盖14下端配合固定有硅胶垫15;作用槽盖14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液管16和空气导通管17;注液管16上螺纹连接有封盖18;空气导通管17上安装有气阀19;作用槽盖14上端固定有操作把手20;放置槽8内同轴固定有限位套座21;推拉板10前端固定有标签袋22。首先,将支撑块5拉出,将培养有微生物的培养皿23装入到对应放置槽8内的限位套座21处,如图2所示,并将识别微生物的标签放入对应的标签袋22内,随后将支撑块5推回通槽3,将定位螺栓13与定位孔12处螺纹连接,重复上述过程将全部培养皿23放置完毕,此时各处的培养槽2被封闭,各个培养皿23被分别独立分隔开来,从而避免了各个培养皿23之间发生空气的交流。在对微生物培养时,有些微生物厌氧,有些微生物好氧,为了保证微生物的正常培养,需要分别提供对应的空气环境。本技术方案中,针对厌氧的微生物,可打开气阀19,并通过操作把手20旋拧作用槽盖14,直至硅胶垫15与培养皿23上端密封接触,再关闭气阀19,通过这个过程能够将培养槽2内的空气大幅排出,而且使培养皿23上端被封堵,为培养皿23中的微生物营造氧气稀少的环境,从而有利于这类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针对好氧的微生物,可打开气阀19,并且旋拧作用槽盖14至培养槽2的上端,使培养槽2内与外界空气导通,为培养槽2内填充空气,再关闭气阀19,此时培养槽2内容量大而且容纳了较多的空气,有利于这类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培养槽2内的氧气被消耗的剩余量较少时,可打开气阀19一段时间,为培养槽2内补充空气)。上述为微生物营造培养环境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各个培养皿23之间发生空气的交流,气阀19开启时采用逐一打开的方式;为了便于观察培养皿23内的情况,盒体1可采用透明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上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培养槽(2);培养槽(2)沿竖直方向设置;培养槽(2)下部均设置有存放装置;培养槽(2)上部均设置有培养环境切换装置;/n所述的存放装置包括开在盒体(1)下部前侧的通槽(3);通槽(3)沿前后方向设置;通槽(3)上端与培养槽(2)下端连通;通槽(3)前端连通有封堵口(4);通槽(3)内配合滑动插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前端固定有封堵板(6);封堵板(6)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套(7);封堵板(6)与封堵口(4)处对应;密封套(7)与封堵口(4)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块(5)上端开有圆柱形的放置槽(8);放置槽(8)与培养槽(2)同轴对应;放置槽(8)直径大于培养槽(2)直径;封堵板(6)前端中部固定有定位块(9);定位块(9)前端固定有推拉板(10);定位块(9)上方设置有安装块(11);安装块(11)与盒体(1)前侧固定;安装块(11)中部开有定位孔(12);穿过安装块(11)中部且沿竖直方向插接设置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下部与定位孔(12)螺纹连接;/n所述的培养环境切换装置包括螺纹配合连接在培养槽(2)内的作用槽盖(14);作用槽盖(14)下端配合固定有硅胶垫(15);作用槽盖(14)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注液管(16)和空气导通管(17);注液管(16)上螺纹连接有封盖(18);空气导通管(17)上安装有气阀(19);作用槽盖(14)上端固定有操作把手(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上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培养槽(2);培养槽(2)沿竖直方向设置;培养槽(2)下部均设置有存放装置;培养槽(2)上部均设置有培养环境切换装置;
所述的存放装置包括开在盒体(1)下部前侧的通槽(3);通槽(3)沿前后方向设置;通槽(3)上端与培养槽(2)下端连通;通槽(3)前端连通有封堵口(4);通槽(3)内配合滑动插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前端固定有封堵板(6);封堵板(6)外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套(7);封堵板(6)与封堵口(4)处对应;密封套(7)与封堵口(4)侧壁密封配合;支撑块(5)上端开有圆柱形的放置槽(8);放置槽(8)与培养槽(2)同轴对应;放置槽(8)直径大于培养槽(2)直径;封堵板(6)前端中部固定有定位块(9);定位块(9)前端固定有推拉板(10);定位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魏小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