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271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第一提升机,原料仓,第二提升机和混合分流机,进料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钕铁硼磁块,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内均设置有一输送机构,每一第一壳体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出料口,原料仓的顶部水平设置螺旋进料机构,原料仓内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料腔和混合腔,混合腔内水平设置有第一混合机构,混合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腔,混合分流机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一第二混合机构,第二壳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料口,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分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混合均匀充分,生产效率高,颗粒成型合格率高,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Raw material lifting and conveying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料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是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环保新能源,是一种将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各种成型,是一种可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在生物质燃料成型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原料粉末进行混合,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生物质燃料。现有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现有的原料仓只能起到储存原料粉末和输送原料粉末进入提升机的作用,多种原料粉末只能在混合机构内进行一次混合,原料粉末混合不充分,容易影响成品生物质燃料的质量;第二是部分粉末压结成块后在混合搅拌时不容易被打碎,影响到原料粉末的颗粒成型,大大的降低了颗粒成型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具有原料混合均匀充分,生产效率高,颗粒成型合格率高,劳动强度低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第一提升机,原料仓,第二提升机和混合分流机;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钕铁硼磁块;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均包括一竖向设置的第一壳体,每一所述第一壳体内均竖向设置有一输送机构,每一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出料口;所述原料仓的顶部水平设置螺旋进料机构,所述原料仓内包括上下设置的储料腔和混合腔,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混合腔内水平设置有第一混合机构,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腔;所述混合分流机包括与对应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竖向设置有一第二混合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分流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一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一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辊由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辊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驱动辊伸出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上共同啮合有一第一驱动链条。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输送机构均包括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第二驱动辊,每一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上端,每一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安装坑,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坑内均转动安装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二驱动辊的第二从动辊,每一所述第二从动辊均与对应所述第二驱动辊上下相对设置,每一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二驱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一第二输送带,每一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料斗,每一所述料斗转动到相应位置处料斗口与所述第一出料腔和第二出料腔相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进料机构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原料仓顶部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壳体内水平设置有一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绕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于所述原料仓的顶部,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第三出料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于所述混合腔内的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均为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均转动安装于所述混合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原料仓,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四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五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绕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转动轴上绕设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三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出料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的下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绕设有第四螺旋叶片,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上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下端固定安装于一第六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六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底部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分流壳体,两个分流壳体均为水平设置,每一所述分流壳体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的第四进料口,每一所述分流壳体内设置有一由第七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第五转动轴,两根所述第五转动轴均为水平设置且同轴,每一所述第五转动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分流壳体的内壁上,每一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均绕设有一第五螺旋叶片,两所述第五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每一所述分流壳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均设有一第四出料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料腔与所述第二出料腔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坑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第一提升机,原料仓,第二提升机和混合分流机,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内均设置有一输送机构,原料仓的顶部设置有螺旋进料机构,原料仓内设置有第一混合机构,混合分流机内设置有第二混合机构和分流机构。在使用本技术时,第一步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提升机处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驱动链轮和第一驱动链条进行转动,第一驱动链条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驱动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进行转动,工作人员利用铁锨等工具将已经粉碎好的多种原料粉末放置到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不断进行转动,带动着原料粉末不断进入到第一出料腔内,之后第一出料腔内的原料粉末进入到第一提升机内对应的料斗内,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全部的原料粉末都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即可,不需要将原料粉末准确的投放进入每一个料斗内,避免了因为人工投入料斗造成的部分原料的洒落,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第二步是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输送带进行转动,盛放有原料粉末的料斗随着第二输送带的转动而向上移动,到达最高点后料斗随着移动方向的转变而朝下,使料斗中的原料粉末倾倒出来并经过第一出料口进入到第三壳体内,跟随第二输送带的转动,第一出料腔内的原料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第一提升机,原料仓,第二提升机和混合分流机;/n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钕铁硼磁块;/n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均包括一竖向设置的第一壳体,每一所述第一壳体内均竖向设置有一输送机构,每一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出料口;/n所述原料仓的顶部水平设置螺旋进料机构,所述原料仓内包括上下设置的储料腔和混合腔,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混合腔内水平设置有第一混合机构,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腔;/n所述混合分流机包括与对应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竖向设置有一第二混合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分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第一提升机,原料仓,第二提升机和混合分流机;
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钕铁硼磁块;
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均包括一竖向设置的第一壳体,每一所述第一壳体内均竖向设置有一输送机构,每一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出料口;
所述原料仓的顶部水平设置螺旋进料机构,所述原料仓内包括上下设置的储料腔和混合腔,所述储料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混合腔内水平设置有第一混合机构,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腔;
所述混合分流机包括与对应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竖向设置有一第二混合机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分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第一驱动辊,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一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一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辊由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辊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驱动辊伸出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链轮上共同啮合有一第一驱动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输送机构均包括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第二驱动辊,每一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上端,每一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安装坑,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坑内均转动安装有一平行于所述第二驱动辊的第二从动辊,每一所述第二从动辊均与对应所述第二驱动辊上下相对设置,每一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二驱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一第二输送带,每一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料斗,每一所述料斗转动到相应位置处料斗口与所述第一出料腔和第二出料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提升输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料机构包括水平固定于所述原料仓顶部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壳体内水平设置有一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守国王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马王芳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