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11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的定滑轮;设置于定滑轮下方的动滑轮/定滑轮一;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控制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布置于卷绕装置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一的方式为: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动滑轮,而后通过定滑轮一,而后将通过定滑轮一的卷绕线自由端布置重物,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或者,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而后通过动滑轮,而后将通过动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重物布置于动滑轮上。该系统可精确的控制滑轮提升高度,避免了人工控制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和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安全带的各项控制指标中,动态负荷试验,需要将100Kg的重物提升至某一高度,并施加一定的负荷,以考验安全带的性能。试验结束后,需要将负荷卸载并使重物落下,当试验人员疏忽大意忘记关掉电机电源时,卷绕装置持续工作,使得重物落下之后会一直上升,而当动滑轮或重物高度过高时会与定滑轮及上部支撑结构碰撞,使得重物坠下或者支撑结构变形,极易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其可方便精确的控制滑轮提升高度,避免了人工控制产生的高度误差以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和损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的定滑轮;设置于定滑轮下方的定滑轮一/动滑轮;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且位于动滑轮/重物提升路径的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控制模块;用于收线或者放线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卷绕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引滚轮,布置于卷绕装置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定滑轮一的方式为: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一,而后通过定滑轮,而后将通过定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布置重物,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或者,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而后通过定动滑轮,而后将通过动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重物布置于动滑轮上,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工作台上。进一步,所述定滑轮安装部为悬架或者屋顶。进一步,所述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包括:相对布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信号发射器、接收信号发射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进一步,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或者具有夹角。进一步,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线盘;卷绕电机,其连接于卷绕线盘。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方便精确的控制滑轮提升高度,避免了人工控制产生的高度误差以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和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结构示意图,该图中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处于不同高度,但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相对布置。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结构示意图,该图中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信号接收器处于相同高度,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相对布置。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参见图1,其包括: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的定滑轮1,这里的定滑轮安装部包括但不仅限于房屋顶部,还可以是悬置的支架结构以及其它安装座或者工装台等支撑结构,而在定滑轮下方布置有定滑轮一6,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且位于重物提升路径的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控制模块,诸如PLC控制器。当动滑轮处于探测装置所在高度,则探测装置或者此信号,将此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从而让PLC控制器控制卷绕装置停止工作,从而避免动滑轮上升行程超过预设高度而触碰到定滑轮支撑结构。用于收线或者放线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4,卷绕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引滚轮8,导引滚轮安装在房屋顶部,房屋顶部同样安装在房屋顶部,布置于卷绕装置4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方式为: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一6,而后通过定滑轮1,而后将通过定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布置重物3,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需要指出的是,卷绕装置4包括:卷绕线盘;卷绕电机,其连接于卷绕线盘。卷绕装置的电机与卷绕线盘之间可以布置传动装置,也可以直接将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卷绕线盘的中心轴让,当选择传动装置,则在卷绕线盘的中心轴与电机之间设置例如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构。从图1可以看出,所述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包括:相对布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信号发射器2、接收信号发射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5,信号发射器2为红外线发生装置,而信号接收器5为红外线接收装置,提升重物时,当动滑轮提升至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时,挡住红外发射光线,信号中断,此时信号接收器会发出一个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而让驱动卷绕线盘转动的电机停止工作,动滑轮停止在相应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或者具有夹角,图1所示状态的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的连线则与水平面存在一定夹角,而图2所示状态的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只要能够保证信号发射器的发射端和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相对且能够接收信号即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参见图3,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1,而后通过动滑轮6,而后将通过动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重物布置于动滑轮上,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工作台7上。本实施例中,卷绕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引滚轮8布置于工作台7之上。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参见图4,其包括:设置于定滑轮支撑结构的定滑轮1,定滑轮支撑结构可以是房间顶部,也可以是L形支架,L形支架的悬臂作为定滑轮的安装支撑结构,而设置于定滑轮下方的动滑轮6则悬挂有重物3,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且位于动滑轮/重物提升路径的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PLC,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线发生端2以及红外线接收端5,用于收线或者放线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4,在卷绕装置的前方设置有一个转向轮(即前文提到的导引滚轮8),从而便于将竖向的滑轮线转让水平状态而便于卷绕装置进行卷绕作业,卷绕装置4可以在电机输出端设置一个卷绕轴,利用电机转动而带动卷绕轴卷绕滑轮线,从而完成收线作业,当电机反向转动,则可以完成放线作业。布置于卷绕装置4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方式为: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动滑轮6,而后通过定滑轮1,而后将通过定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动滑轮上,重物3布置于动滑轮上,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动滑轮位置探测装置可以通过悬杆而安装就位,以支架类定滑轮安装结构为例,在支架的水平悬臂设置一个竖向内螺纹孔,将悬杆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就位,悬杆下方通过卡扣等结构安装位置探测装置。该系统可以准确控制滑轮提升的高度,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以避免滑轮提升太高引发事故的风险。提升重物时,将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放置在某一固定高度,当下方挂有重物的动滑轮提升至信号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时,挡住红外发射光线,信号中断,此时信号接收器会发出一个信号传递至PLC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的定滑轮;/n设置于定滑轮下方的定滑轮一/动滑轮;/n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且位于动滑轮/重物提升路径的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控制模块;/n用于收线或者放线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卷绕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引滚轮,布置于卷绕装置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方式为:/n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一,而后通过定滑轮,而后将通过定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布置重物,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或者,/n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而后通过定动滑轮,而后将通过动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重物布置于动滑轮上,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工作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动静态负荷滑轮提升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的定滑轮;
设置于定滑轮下方的定滑轮一/动滑轮;
设置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且位于动滑轮/重物提升路径的动滑轮/重物位置探测装置,其连接于控制模块;
用于收线或者放线且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卷绕装置,卷绕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引滚轮,布置于卷绕装置内的卷绕线通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方式为:
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一,而后通过定滑轮,而后将通过定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布置重物,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上;或者,
卷绕装置的卷绕线先通过定滑轮,而后通过定动滑轮,而后将通过动滑轮的卷绕线自由端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重物布置于动滑轮上,卷绕装置固定于定滑轮安装部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欢陈强刘想顾书华朱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