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0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第一烟气冷凝室,第一烟气冷却塔,第一过滤塔,第二烟气冷却室,第二过滤塔,烟气再热器,其包括再热换热管,所述再热换热管包括互相连接的取热管、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所述取热管位于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内,所述第一散热管位于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位于第二过滤器与第二排烟口之间。通过以上设置达到了烟气除水,消除了烟气排放产生的白烟,并且大大地降低了整个处理系统的能耗。

A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spra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环保政策的日益收紧,国家对烟气治理的要求日益严格。部分省市的地方工业污染物烟气排放标准对颗粒物超低排放,烟气脱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颗粒物≤5mg/m3,烟囱出口无有色烟羽(包括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后遮挡光线形成的白烟)。建陶企业烟气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窑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二是喷雾干燥所需的热烟气。窑炉烟气排烟温度一般为200-300℃,喷雾干燥烟气一般为70-90℃。目前烟气脱除白烟的方法主要为直接加热法,即烟气在经过湿法脱硫后,温度降至60℃后,对该烟气直接加热,将其温度抬升至90℃以上,降低烟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度,使水蒸气随烟气排放后也不会冷凝,视觉上消除了白烟。该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一)烟气升温需要大量的热源,对于窑炉烟气来说,本身热源足够尚可供自身使用,但是对于喷雾塔烟气,本身排烟温度仅有70℃,自身没有足够热源来加热烟气,需要外加热源,如增加燃烧炉,电热器等,能耗很高。(二)直接加热法只是减少了水蒸气的饱和度,而没有减少外排的水蒸气。水蒸气随烟气飘散后在距离较远处降温后依然会冷凝,形成雨水散落至地表。该部分雨水携带有未除净的硫酸,氯化物等污染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地表土壤及建筑物具有较大的危害。(三)加热法没有减少烟气中的颗粒物实际排放量,只是视觉上消除了白烟,意义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烟气冷凝室,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上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第一冷却塔,其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内;第一过滤塔,其上设有第一滤气入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一过滤塔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一滤气入口连通;第二烟气冷却室,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第二过滤塔,其上设有第二滤气入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第二过滤塔内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和第二滤气入口连通;烟气再热器,其包括再热换热管,所述再热换热管包括互相连接的取热管、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所述取热管位于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内,所述第一散热管位于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位于第二过滤器与第二排烟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喷雾塔内进行干燥后的喷雾塔烟气进入第一烟气入口,经第一换热管对烟气进行冷凝,经冷凝后喷雾塔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大大降低,大大地减少包含在水蒸气内向外排的硫酸、氯化物等污染物质,后续喷雾塔烟气进入第一过滤塔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烟气温度以及污染物含量均降低,并且,经过滤后的喷雾塔烟气被第一散热管加热后,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减少喷雾塔烟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在窑炉内的窑炉烟气进入第二烟气冷凝室,同样地经冷凝后大大地减少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后续窑炉烟气进入第二过滤塔同样地经过滤后温度以及污染物质含量均降低,并且,由于在第二排烟口前设置了第二散热管,窑炉烟气水蒸气含量进一步降低;除外,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的热量通过取热管利用窑炉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加热,大大地降低了整个处理系统的能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烟气再热器还包括循环泵,再热换热管内设置有传热介质,所述循环泵驱动所述传热介质在再热换热管内流动,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与取热管连通并构成循环回路。设置传热介质为再热换热管传热,有利于提高热传递效率,更好地利用烟气热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烟气再热器上还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使所述第一散热管或第二散热管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以串联的方式连接时,所述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与所述取热管依次连通。窑炉烟气水蒸气含量较大时,第一散热管与第二散热管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从而第一散热管的温度更高,能够更好地对喷雾塔烟气进行升温,更大程度地降低喷雾塔烟气的水蒸气含量;而当经过滤后窑炉烟气较高时,通过控制阀使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切换至串联状态,能够使热量更好地集中至第二散热管处对窑炉烟气进行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热管、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为螺旋翅片换热管。螺旋翅片换热管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取热管、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采用螺旋翅片换热管能够有效地提高三者的热交换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实心箭头表示烟气流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传热介质方向。附图中:100-第一烟气冷凝室;200-第一冷却塔;300-第一过滤塔;400-第二烟气冷却室;500-第二过滤塔;611-取热管;612-第一散热管;613-第二散热管;711-第一并联阀;712-第二并联阀;720-串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烟气冷凝室100,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上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第一冷却塔200,其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内;第一过滤塔300,其上设有第一滤气入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一过滤塔300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一滤气入口连通;第二烟气冷却室400,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400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第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烟气冷凝室(100),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上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n第一冷却塔(200),其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内;/n第一过滤塔(300),其上设有第一滤气入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一过滤塔(300)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一滤气入口连通;/n第二烟气冷却室(400),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400)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n第二过滤塔(500),其上设有第二滤气入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第二过滤塔(500)内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和第二滤气入口连通;/n烟气再热器,其包括再热换热管,所述再热换热管包括互相连接的取热管(611)、第一散热管(612)和第二散热管(613),所述取热管(611)位于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400)内,所述第一散热管(612)位于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613)位于第二过滤器与第二排烟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塔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烟气冷凝室(100),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上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
第一冷却塔(200),其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第一烟气冷凝室(100)内;
第一过滤塔(300),其上设有第一滤气入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一过滤塔(300)内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一滤气入口连通;
第二烟气冷却室(400),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400)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
第二过滤塔(500),其上设有第二滤气入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第二过滤塔(500)内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和第二滤气入口连通;
烟气再热器,其包括再热换热管,所述再热换热管包括互相连接的取热管(611)、第一散热管(612)和第二散热管(613),所述取热管(611)位于所述第二烟气冷却室(400)内,所述第一散热管(612)位于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管(613)位于第二过滤器与第二排烟口之间。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起黄逸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赛因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