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移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98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移取装置,包括吸持部件、负压源和用于驱动吸持部件移动的移动装置;吸持部件的至少一面为吸持面;吸持面为平面状;吸持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吸孔组;每一吸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孔;任两个吸孔组之间留有间距;多组吸孔组分别与负压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铝箔移取装置通过压力差吸取铝箔,避免因夹取工具的夹取动作而划伤铝箔的表面;平面状的吸持面与铝箔本身的形状一致,可以提供给铝箔足够的支撑,能够有效避免吸取过程中铝箔的弯曲变形;多组吸孔组能提供给铝箔足够的吸力;多组吸孔组的均匀设置,有利于铝箔受力均匀,能有效避免因吸力不够或铝箔受力不均所引起的,铝箔在吸取或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吸持面造成铝箔损伤。

Aluminum foil trans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箔移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铝箔移取装置。
技术介绍
铝箔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薄片状铝材加工制品。现有技术中,铝箔的移取工具通常包括夹取工具和移动工具;夹取工具通常为两点夹取或多点夹取的工具,在夹取铝箔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夹取工具的夹取动作而划伤铝箔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因夹取工具的夹取动作而划伤铝箔的表面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铝箔移取装置,其包括用于吸持铝箔的吸持部件、负压源和用于驱动所述吸持部件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吸持部件的至少一面为吸持面;所述吸持面为平面状;所述吸持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吸孔组;每一所述吸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孔;任两个所述吸孔组之间留有间距;多组所述吸孔组分别与所述负压源连通。本技术提供的铝箔移取装置,优选地,每一所述吸孔组至少包括三个所述吸孔;每一所述吸孔组的全部所述吸孔呈正多边形排布;所述吸孔位于所述正多边形的顶点。本技术提供的铝箔移取装置,优选地,全部所述吸孔组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一所述吸孔组通过一个负压气路与所述负压源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持铝箔的吸持部件、负压源和用于驱动所述吸持部件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吸持部件的至少一面为吸持面;所述吸持面为平面状;所述吸持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吸孔组;每一所述吸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孔;任两个所述吸孔组之间留有间距;多组所述吸孔组分别与所述负压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持铝箔的吸持部件、负压源和用于驱动所述吸持部件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吸持部件的至少一面为吸持面;所述吸持面为平面状;所述吸持面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吸孔组;每一所述吸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吸孔;任两个所述吸孔组之间留有间距;多组所述吸孔组分别与所述负压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吸孔组至少包括三个所述吸孔;每一所述吸孔组的全部所述吸孔呈正多边形排布;所述吸孔位于所述正多边形的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吸孔组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一所述吸孔组通过一个负压气路与所述负压源连通;所述负压气路与所述负压源连接的一端为气路首端,所述负压气路的另一端为气路尾端;每一所述吸孔组的全部所述吸孔均与所述气路尾端连通;每一所述负压气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持部件包括两个所述吸持面;两个所述吸持面分别为第一吸持面和第二吸持面;所述第一吸持面的所述吸孔组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吸持面的所述吸孔组的数量,或所述第一吸持面的每一所述吸孔组的所述吸孔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吸持面的每一所述吸孔组的所述吸孔的数量;所述第一吸持面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一吸持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吸持面所在平面,或者所述第一吸持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吸持面所在平面的交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吸持部件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吸持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吸持面的转轴;所述吸持部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移动装置可转动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箔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沿竖直向上依次设置的,转动连接件、可带动所述转动连接件沿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世达精密焊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