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92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穿刺器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件、第二外壳部件和闭锁机构,第一外壳部件与第二外壳部件由闭锁机构选择性连接;闭锁机构包括凸起和凹槽,凸起设置于第一外壳部件,凹槽设置于第二外壳部件;第一外壳部件相对于第二外壳部件运动,使凸起与凹槽卡合或脱离,卡合实现第一外壳部件与第二外壳部件连接,脱离实现第一外壳部件与第二外壳部件不连接;运动包括旋转或直线运动;凸起和凹槽均为V型或斜向。穿刺器包括上述穿刺器外壳。穿刺器外壳中的闭锁机构整体零部件少,并且无需使用弹簧,装配工艺简单,组成闭锁机构的配合件和锁定件易于卡合,避免了现有的旋转式闭锁机构采用拨动操作易出现卡死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9月29日、申请号为201811153573.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穿刺器是一种用于建立进入腹腔通道的手术器械。穿刺器通常包括套管组件和穿刺芯杆两部分。其临床的一般使用方式为:先在患者的腹部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穿刺芯杆的远端贯穿套管组件,并使穿刺芯杆的远端从套管组件的远端露出。医生握持穿刺芯杆的近端,向穿刺器施加穿刺操作力,从而使穿刺芯杆的远端插入腹腔中并带动套管组件的远端也进入腹腔内部,拔出穿刺芯杆,套管组件形成手术器械进出腹腔的通道。在手术中,通常需要建立并维持稳定的气腹,以使腹腔内部形成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为了避免气腹漏气,通常在套管近端的套管仓上连接有能实现进一步密封的转换帽,设置在套管仓和穿刺芯杆握持部之间。在已披露的现有技术中,套管仓中设置有第一道密封,转换帽中设置有第二道密封,由于两道密封结构不同,第一道密封通常是在套管组件内无穿刺芯杆或手术器械时提供密封作用,第二道密封通常是在套管组件内有手术器械通过时起密封作用,套管仓中的第一道密封和转换帽中的第二道密封协同作用,保证气腹的稳定性,套管仓和转换帽通过闭锁机构实现连接锁定。首先,在套管仓和转换帽连接时,套管仓和转换帽的连接处需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同时,一般在手术中还需要闭锁机构能实现套管仓和转换帽的拆分,在转换帽拆卸下来后,能更方便组织样本的取出,并且减少组织样本在取出过程中的损伤。现有的旋转式闭锁机构结构复杂,通常需要借助于弹簧来实现转换帽和套管仓之间的选择性连接,该种闭锁机构所采用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工艺要求高。同时,闭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拨动旋转按钮的方式使各零部件协同作用,实现拆装,组成闭锁机构的各零部件在工艺或装配上易出现问题从而会造成各零部件在协作时会出现卡死的状态,影响闭锁机构的正常工作,不利于转换帽和套管仓之间的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穿刺器外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闭锁机构所采用的零部件多,装配工艺要求高,同时,拨动操作容易出现卡死的状态,从而会影响闭锁机构正常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穿刺器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件、第二外壳部件和闭锁机构,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选择性连接,所述选择性连接由所述闭锁机构实现;所述闭锁机构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运动,使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或脱离,所述卡合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连接,所述脱离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不连接;所述运动包括旋转或直线运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为V型;或者,所述凸起为斜向的凸起,所述凹槽为斜向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限制所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相互之间至少两个自由度的运动。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自由度包括轴向和周向。优选地,所述闭锁机构包括配合件和锁定件;所述配合件包括所述凸起,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的侧壁;所述锁定件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上部。优选地,所述配合件为两个,所述两个配合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锁定件为两个,所述两个锁定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为转换帽,所述转换帽包括密封盖和密封座,所述密封盖和密封座沿轴向连接;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为套管仓或穿刺器芯杆。优选地,所述密封座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筋。一种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包括上述穿刺器外壳;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为转换帽,所述转换帽包括密封盖和密封座,所述密封盖和密封座沿轴向连接,所述密封盖为具有中间开口的环形,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密封座;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为套管仓或穿刺器芯杆,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套管仓或所述穿刺器芯杆。一种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包括上述穿刺器外壳;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为套管仓或穿刺器芯杆,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套管仓或所述穿刺器芯杆;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为转换帽,所述转换帽包括密封盖和密封座,所述密封盖和密封座沿轴向连接,所述密封盖为具有中间开口的环形,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密封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穿刺器外壳采用闭锁机构实现两外壳部件之间的选择性连接,闭锁机构整体零部件少,并且无需使用弹簧,装配工艺简单,组成闭锁机构的配合件和锁定件易于卡合,避免了现有的旋转式闭锁机构采用拨动操作易出现卡死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穿刺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换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换帽的主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套管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一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锁机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闭锁机构未卡合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0-转换帽,11-密封盖,12-密封座,121-防滑筋,20-套管仓,30-闭锁机构,31-锁定件,311-第一锁止部,311a-上部,311b-下部,312-第二锁止部,313-卡口,314-定位槽,315-卡合槽,316-入口,317-止挡面,318-卡合槽壁,319-定位槽壁,320-挤压部,32-配合件,321-第一凸起,322-第二凸起,323-定位块,324-卡合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器外壳,包括闭锁机构30以及通过闭锁机构30选择性连接的第一外壳部件和第二外壳部件。闭锁机构30包括锁定件31和配合件32,其中,锁定件31设置在第二外壳部件上,配合件32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件上。这里所说的“选择性连接”指的是通过闭锁机构30可将第一外壳部件和第二外壳部件连接或不连接。在不连接时,第一外壳部件可与第二外壳部件不受约束地分离。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指的是两部件一体成型或相互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壳部件为转换帽10,第二外壳部件为套管仓20。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闭锁机构30并不仅仅局限于选择性连接转换帽10和套管仓20,本实施例中的闭锁机构30可应用在任何需要连接和分离的穿刺器外壳部件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穿刺器外壳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内”指的是朝向穿刺器外壳中心轴的方向,“外”指的是远离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器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件、第二外壳部件和闭锁机构,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选择性连接,所述选择性连接通过所述闭锁机构实现;/n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运动,使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或脱离,所述卡合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连接,所述脱离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不连接;所述运动包括旋转或直线运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为V型,或者,所述凸起为斜向的凸起并且所述凹槽为斜向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器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件、第二外壳部件和闭锁机构,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选择性连接,所述选择性连接通过所述闭锁机构实现;
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运动,使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或脱离,所述卡合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连接,所述脱离实现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不连接;所述运动包括旋转或直线运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为V型,或者,所述凸起为斜向的凸起并且所述凹槽为斜向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限制所述第一外壳部件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相互之间至少两个自由度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自由度包括轴向和周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穿刺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包括配合件和锁定件;所述配合件包括所述凸起,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件的侧壁;所述锁定件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件的侧壁,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峰马占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