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内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脱糖饭的制作方式为,在使用电饭煲烹饪米饭过程中,向电饭煲的内锅里加入适量的水,使水与内锅里的米充分接触,在电饭煲将米烹煮一段时间后,将内锅里的米汤排出,以降低米中的淀粉含量,再通过蒸的方式将米蒸熟,这样烹饪的米饭口感好、含糖量低,便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肥胖者食用。但是,一般的脱糖饭煲实现米汤分离的方式为在锅体内设置排水机构等,相对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改变较大,无法与普通电饭煲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锅组件及烹饪器具,可与普通电饭煲通用以制作脱糖饭。一种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包括锅体及形成于所述锅体的容纳仓;蒸笼,所述蒸笼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内锅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密封配接于所述容纳仓内,并受控驱动所述蒸笼相对所述内锅升降。上述内锅组件套设于外锅内,用于进行烹饪之前,蒸笼套设于内锅内,且与内锅之间具有间隙或贴合,此时可将米和水加入蒸笼,米粒盛积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锅(10),所述内锅(10)包括锅体(12)及形成于所述锅体(12)的容纳仓(14);/n蒸笼(30),所述蒸笼(30)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内锅(10)内;/n驱动件(50),所述驱动件(50)至少部分密封配接于所述容纳仓(14)内,并受控驱动所述蒸笼(30)相对所述内锅(10)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10),所述内锅(10)包括锅体(12)及形成于所述锅体(12)的容纳仓(14);
蒸笼(30),所述蒸笼(30)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内锅(10)内;
驱动件(50),所述驱动件(50)至少部分密封配接于所述容纳仓(14)内,并受控驱动所述蒸笼(30)相对所述内锅(10)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14)面向所述蒸笼(30)的顶壁至少部分被构造为具有形变能力,所述驱动件(50)包括固定端(52)及为所述蒸笼(30)升降提供驱动力的升降端(54),所述容纳仓(14)具有形变能力的部分位于所述升降端(54)的升降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14)包括仓体(11)及形变部(13),所述仓体(11)面向所述蒸笼(30)的顶壁开设有开口(17),所述形变部(13)密封装配于所述开口(17)处且在所述蒸笼(30)的升降方向上具有形变能力;
其中,所述驱动件(50)包括固定端(52)及为所述蒸笼(30)升降提供驱动力的升降端(54),所述形变部(13)位于所述升降端(54)的升降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1)具有第一子腔体(16),所述形变部(13)具有容积可变的第二子腔体(18),所述第一子腔体(16)和所述第二子腔体(18)通过所述开口(17)连通;
所述固定端(52)配接于所述第一子腔体(16)内,所述升降端(54)可升降地伸入所述第二子腔体(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13)包括装配端(132)和形变端(134),所述装配端(132)密封装配于所述仓体(11)的所述开口(17)处,所述形变端(134)与所述装配端(132)连接,且沿所述蒸笼(30)的升降方向上具有至少两层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13)还包括防水墙(136),所述防水墙(136)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康津,卢正邦,王宇金,陈长英,邓志宏,吴学鹏,曾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