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6884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属于食品领域,它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制成它的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3’唾液酸乳糖、麦芽糊精、乳清蛋白粉、海藻酸钠、明胶、甘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菌粉和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公开了单独食用或与婴儿配方奶粉混合食用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能够促进有益菌定植,增强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定植的稳定性,解决了因分娩方式差异引起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波动,适用于婴幼儿食用。

Breast milk composite probiotic microcapsule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具体地说是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婴幼儿由于其自身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营养摄入具有特殊的要求,母乳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天然的、最适合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婴儿在生命前6个月应以纯母乳喂养,从而达到最佳生长发育水准和健康水准。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乳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低聚糖、免疫球蛋白等。并且,在出生后第1个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疾病感染。不仅如此,母乳还能够从母体转运细菌,是婴幼儿胃肠道菌群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发现,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通过母乳喂养进行母-婴垂直传播,能够促进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功能的发育成熟。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自生命初期开始建立,并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相互作用,持续至成年。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发育分为3个阶段,≤14个月为发育期,以双歧杆菌占主导地位;15-30个月为过渡期,菌群多样性增加;≥31个月为稳定期,厚壁菌门占优势。然而,除了母乳喂养,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建立和稳定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娩方式、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研究表明,顺产儿肠道菌群最初的定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婴儿从母亲的阴道、皮肤等接触到的丰富的微生物决定的,而剖宫产儿的肠道菌群则主要依赖于外界环境以及母亲皮肤上的微生物,与顺产儿的肠道菌群差异较大。而,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并没有一种可辅助添加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益生菌产品,以改善因分娩方式差异引起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波动,增强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定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以解决因分娩方式差异引起的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波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制成它的原料中包括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嗜热链球菌JMCC0003。本专利技术所用到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JMCC0025),已于2019年8月20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18403;副干酪乳杆菌N1115(LactobacillusparacaseiN1115),已于2011年3月17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4691,其在专利号为20111035705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首次公开;植物乳杆菌N3117(LactobacillusplantarumN3117),已于2014年12月5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10133,其在专利号为201510936243.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首次公开;嗜热链球菌JMCC0003(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JMCC0003),已于2012年10月15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6674,其在专利号为20151093858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首次公开。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它含有四种益生菌,即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以重量份数计,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1-5份大豆低聚糖、5-10份低聚半乳糖、0.1-2份3’唾液酸乳糖、5-15份麦芽糊精、5-10份乳清蛋白粉、1-3份海藻酸钠、1-5份明胶、0.1-3份甘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定,所述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中含有1-10份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菌泥、0.5-5份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泥、0.5-5份植物乳杆菌N3117菌泥、0.5-5份嗜热链球菌JMCC0003菌泥,该四种菌泥中分别含相应益生菌≥1×1011CFU/g。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限定,它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1×1010CFU/g、副干酪乳杆菌N1115≥1×1010CFU/g、植物乳杆菌N3117≥1×1010CFU/g和嗜热链球菌JMCC0003≥1×1010CFU/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1)制备菌粉该步骤需要制备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菌粉、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菌粉,它们分别通过以下操作制备:11)取麦芽糊精、乳清蛋白粉、海藻酸钠、明胶、甘油,混匀,制得混合物A;12)混合物A加入纯净水中,水合溶解,均质,灭菌,制得无菌保护剂B;13)取相应益生菌的菌泥分别与无菌保护剂B混匀后,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制得相应益生菌的菌粉;2)制备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取四种益生菌的菌粉,即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菌粉、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和嗜热链球菌JMCC0003菌粉,与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和3’唾液酸乳糖混匀,即得所述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定,每一种菌泥是由相应的益生菌发酵至菌数≥1×1011CFU/mL后,经收集菌液、离心制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每一种菌泥制得后,进行洗涤、离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洗涤过程是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1-2次;所述发酵的温度30-42℃,所述发酵的时间36-48h;所述离心的转速4000-6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8-1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步骤1)中,所述水合溶解的温度35-40℃;所述均质的温度为60-65℃;所述灭菌的为温度110-121℃,所述灭菌的时间20-25min;步骤2)中,所述混匀是搅拌混匀10-1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限定,步骤1)中,每一种菌泥与无菌保护剂B的重量比为1:1-20;每一种菌粉的粒径≤40目;步骤2)中,所述混匀过程中,保持每一种益生菌的活菌数为≥1×1010CFU/g。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n它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共四种益生菌;/n以重量份数计,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1-5份大豆低聚糖、5-10份低聚半乳糖、0.1-2份3’唾液酸乳糖、5-15份麦芽糊精、5-10份乳清蛋白粉、1-3份海藻酸钠、1-5份明胶、0.1-3份甘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
它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副干酪乳杆菌N1115、植物乳杆菌N3117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共四种益生菌;
以重量份数计,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1-5份大豆低聚糖、5-10份低聚半乳糖、0.1-2份3’唾液酸乳糖、5-15份麦芽糊精、5-10份乳清蛋白粉、1-3份海藻酸钠、1-5份明胶、0.1-3份甘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中含有1-10份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菌泥、0.5-5份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泥、0.5-5份植物乳杆菌N3117菌泥、0.5-5份嗜热链球菌JMCC0003菌泥,该四种菌泥中分别含相应益生菌≥1×1011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它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1×1010CFU/g、副干酪乳杆菌N1115≥1×1010CFU/g、植物乳杆菌N3117≥1×1010CFU/g和嗜热链球菌JMCC0003≥1×1010CFU/g。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母乳化的复合益生菌微胶囊粉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1)制备菌粉
该步骤需要制备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JMCC0025菌粉、副干酪乳杆菌N1115菌粉、植物乳杆菌N3117菌粉及嗜热链球菌JMCC0003菌粉,它们分别通过以下操作制备:
11)取麦芽糊精、乳清蛋白粉、海藻酸钠、明胶、甘油,混匀,制得混合物A;
12)混合物A加入纯净水中,水合溶解,均质,灭菌,制得无菌保护剂B;
13)取相应益生菌的菌泥分别与无菌保护剂B混匀后,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制得相应益生菌的菌粉;
2)制备母乳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一萍王世杰朱宏冯丽莉魏立华张栋薛玉玲封肖颖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